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早行人

早行人摩旅资料备忘录(此贴无美女,慎入)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山东省“好客山东”再次推出“六大文化产品”,用文化诠释山东的旅游,用精品回馈众多游客。在好客的山东,感受“山东唯一”和“山东独有”的历史、文化与风情。涌泉齐长城风景区入选六大品牌旅游项目之五。“长城在这里始建―― 读齐鲁,做好汉”。有关内容摘要如下:
  齐长城,比万里长城早490余年,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的规模宏大、年代最久远的长城遗产。它连接黄河、泰山、黄海,横贯山东,西起黄河东畔的济南市长清区,东到黄海之滨的青岛市黄岛区,蜿蜒逶迤济南、泰安、莱芜、淄博、潍坊、临沂、日照、青岛等8个城市及其所辖18个县区,全长618.9公里。“千里齐长城”由此得名。
  齐长城始建于公元前685年的春秋齐桓公时期,历经100多年,自西向东,修建了今天的济南长清至淄博博山一段,战国时期又经70多年,从博山向东续修至黄海海滨。
  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其实讲的就是齐长城,只是在后世的流传中嫁接到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据考证,孟姜女的故事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而当时秦长城尚未修建;故事发生地就在现在淄博市的淄河镇,至今还有姜女台、孟姜女庙、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等遗迹。
齐长城有四大特点:奇――内涵奇特、绝――绝无仅有、古――世界最早、雄――雄峙齐鲁。立于长城,南为儒雅鲁韵,北为泱泱齐风,齐鲁故国,一收眼底。
  “涌泉、梦泉,孟姜女与齐长城,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齐长城城墙及兵营遗址——千年石门、烽火台、屯兵营、水窖等设施保护完好,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另有姜女台、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等遗迹,校正了被误传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
“涌泉齐长城景区——涌泉孟姜女故居——孙膑歇马堂——齐兵营拓展训练基地”
有理由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点支持、推广下,涌泉齐长城风景区将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早行人 于 2014-6-24 18:26 编辑

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南10公里,是以峰林地形为主的山岳旅游景点,以奇、险、幽、幻著称。交通很便利,张石高速已经通到涞源。建议:涞源地处寒区,冬天冷,夏天凉爽,最佳旅游季节在5月至10月。与空中草原比较近,可以一起规划。
95b2d11e-a3ce-4486-b0ca-7230090c3d7b.jpg 200912311329591562500.jpg 246479.jpg 479249.jpg 201204161013138613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民居是吴氏家族的私家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 ),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仍保存基本完好。宅院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由360根木柱支撑而起,共围出24个天井,6个大厅、12个小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
厅,共有房192间,总占地面积为13980平方米(20亩),就单体建筑而言,可谓江南第一大古民居。整体平面图上格局巧妙,且脉络分明,纵横交错又横纵相连,有如一个古老的围棋大棋盘,摆设于幽谷之中,随时恭迎仙人神游于此时席地对奕。
古宅是北方封闭的四合院与南方开放式的庭院有机结合的结果。如:虚实结合的双层推拉窗------内为紧闭的实窗、外为虚的漏窗------刚柔并济:又如严实的合院间以天井相连,天井两旁的花墙上以花窗借景。墙外花草忽隐忽现又盈溢出含蓄之美,这是江南园林建筑的典型手法等。南北文化结合,凝重不失轻巧,端庄不失调皮,如情窦初开的少女,跃跃欲试又不忘矜持。
整个建筑占既有皇家宫殿建筑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古厝内代表江南建筑风格的木雕饰品精美绝伦,所有的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2]
梁、柱、窗、门皆饰以木雕图案,或人物、或花卉、或祥禽、或瑞兽,栩栩如生。
3历史
编辑

翠郊古民居的兴建者系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夫差第104代孙,历经13年、耗资白银2万两。光在同一时辰竖立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3]
360根木柱子就动用了1000多人。清乾隆朝大学士刘墉与吴家关系甚密,曾赠与“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的楹联,寄望于朋友间读书有成,友谊长存。 古民居还保留着宋代大诗人苏轼亲笔题字的笔简、清代宫灯等珍贵文物,保留着斗鸡、布袋戏表演等传统活动项目,传承着一个古老家族的故事[1] 。
发表于 2014-6-26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足者常乐{:1_117:}。。。。。。。。。。
发表于 2014-6-3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历史背景

“六王毕, 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兴安县也留下了为纪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将军墓”。   历4年艰辛,这条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灵渠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也叫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由于是在秦朝开凿的,又叫秦凿河。秦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完成统一局面,在北击匈奴的同时,又南征岭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他根据当时需要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作出了 使监(御史)禄(人名,一名史禄)凿渠运粮 (《史记·主父偃传》)的决定。在杰出的水利家史禄的领导下,秦朝军士和当地人民一起,付出了艰苦劳动,劈山削崖,筑堤开渠,把湘水引入漓江,终于修成了这条运河。这条运河成了打开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   中国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之间,隔着巍巍的五岭山脉,陆路往来已很难,水运更是无路可通。但是,长江支流的湘江上源与珠江支流的上源,恰好同出于广西兴安县境内,而且近处相距只1。5公里许,中间的低矮山梁,也高不过30米,宽不过500米。灵渠的设计者就是利用这个地理条件,硬是凿出一条水道,引湘入漓,婉蜒行进于起伏的丘陵间,联结起分流南北的湘江、漓江,勾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灵渠长约30多公里,宽约5米,开凿灵渠,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 和大小 天平 ,把湘江隔断。在 铧嘴 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 铧嘴 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铧嘴 类似都江堰的 鱼嘴.当海阳河流来的水大时,灵渠可以通过大小 天平 等溢洪通,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去,保证了运河的安全。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使运河路线迂回,来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灵渠的设计和布局都很科学。在世界航运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   灵渠的渠道工程非常艰巨复杂。南渠一路,都是傍山而流,途中要破掉几座拦路的山崖。尤其是在跨越分水岭,即太史庙山时,更要从几十米高的石山身上,劈开一条河道。这样的工程,在一无先进机械,二无炸药的条件下,全凭双手和简单工具,充分表现了当时人的智慧与毅力。   灵渠工程体系完整,设计巧妙,在技术上利用了都江堰的先进经验,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才能。   灵渠修成后,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就在渠成的当年(公元前214年),平服岭南。汉武帝在平定吕嘉的叛乱中,也曾利用这条交通线。   灵渠的畅通,还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灵渠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世界奇观

灵渠又称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8年(秦代)。横亘湘、桂边境的南岭山势散乱,湘江、漓江上源在此相距很近。兴安城附近分水岭为一列灵渠地处桂林兴安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沟通了湘江(长江水系)与漓江(珠江水系),为开发岭南起了重要作用。灵渠为秦始皇帝时期所建,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其设计之精巧,令人赞叹。   灵渠由铧嘴、大小大平、泄水天平、陡门、南北渠、秦堤等主要工程组成。秦始皇为统一岭南, 命史禄于公元前218年至214年兴修。历代有修建。初名秦凿渠,漓江上游为零水,亦称零渠、灵渠,因在兴安境内,又称兴安运河,唐后改今名。灵渠设计科学灵巧,工艺十分完美,与都江堰、郑国渠被誉为“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奇观”之称。灵渠的建成,保证秦军南征粮食和物资供应,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增设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扩大了版图,促进了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即使到了现在,对航运、农田灌溉,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兴安位于桂林的东北方,令无数人神往的漓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漓江就是由这片土地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画如诗的青山碧水,滋养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注入的碧水清流。与桂林山水胜境的繁华、热闹相比,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很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

主要工程

灵渠水利枢纽工程虽然简单,但所有设计和施工的参与者忠诚守责,精细严谨地开好每一块石料,接好每一道石缝,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才会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   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上的陡门,或称为斗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灵渠上又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惊世之作,它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无论在历朝历代管理灵渠的官员眼里,还是在世代生活于灵渠边的平常百姓心中,都清楚它不可替代的价值,知道它对于中国国家政治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不管是于公于私,还是出于责任或良心,大家都把竭心尽力地管理和爱护灵渠,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   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来证明它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天地,拥有价值。


灵渠的工程主要包括铧嘴、大小天平石堤、南渠、北渠、陡门和秦堤。大小天平石堤起自兴安城东南龙王庙山下呈“人”字形,左为大天平石堤,伸向东岸与北渠口相接;右为小天平石堤,伸向西岸与南渠口相接。铧嘴位於“人”定形石堤前端,用石砌成,锐削如铧犁。铧嘴将湘江上游海洋河水分开,三分入漓,七分归湘。天平石堤顶部低于两侧河岸,枯水季节可以拦截全部江水入渠,泛期洪水又可越过堤顶,洩入湘江故道。南渠即人工开凿的运河,在湘江故道南,引湘水穿兴安城中,经始安水、灵河注入大榕江入漓。因海洋河已筑坝断流,又在湘江故道北开凿北渠,使湘漓通航。   

南渠、北渠是灵渠主体工程,总长34公里(包括始安水-灵河段)陡门为提高水位、束水通舟的设施,船闸,主要建于河道较浅水流较急的地方。明、清两代仍有陡门30多处。秦堤由小天平石堤终点至兴安县城上水门东岸,长2公里。灵渠的修建,联结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岭南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过很大促进作用。湘、桂间铁路和公路建成後,灵渠已被改造为以灌溉为主的渠道。   

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来衡量。它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经历了众多的朝代更迭之后,仍在沉静中释放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使走近它的人变得心境平和,甚至有了那种进入圣地般虔诚的心态。  

灵渠分大、小天平、铧嘴、南北渠、泄水天平、陡门五个部分。大、小天平成人字形,是建于湘江上的拦河滚水坝。大天平长344米,小天平长130米。坝高2~2.4米,宽17~23米。汛期洪水可从坝面流入湘江故道,平时可使渠水保持1.5米左右深度。因其能平衡水位,故称天平。铧嘴筑在分水塘中、大小天平之前,形如犁铧,使湘水“三七分派”,即七分水经北渠注入湘江,三分水入南渠流进漓江。   

作为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也曾有过无限的风光;它灌溉土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达两千多年而不怠,也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雨变化已无忧,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化身,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终日以清清流水为伴,任天上流云往来舒卷,岁月匆匆流逝一去不还。   

铧嘴还可起缓冲水势、保护大坝的作用。南北渠是沟通湘漓二水通道,全长36.4公里,平均宽10余米,平均深1.5米左右。泄水天平建于渠道上,南渠二处,北渠一处,可补大小天平之不足,在渠道内二次泄洪,以保渠堤和兴安县城安全。南北渠各建多处陡门(亦称闸门),通过启闭,调节渠内水位,保证船只正常通航。1963年3月,郭沫若视察灵渠,曾称赞道:“秦始皇三十三年史禄所凿灵渠,斩山通道,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海阳河是北去湘江的上游,原本与相距不远、向南流去的漓江擦肩而过,天生各属于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水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统一南方各地的征战中,为了便于军队向南推进和粮草、装备的运输,秦军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灵渠水利枢纽的建设。通过铧嘴分流的海阳河水,滚滚流向被称为大小天平的水坝,经拦蓄而提升的流水分别导入连接湘漓两江的运河———总长三十七公里的南渠和北渠,实现了引湘入漓,沟通航道的目标,最终达到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连接,成为人类水利史上充满智慧光彩的一笔。随着灵渠的开通,湘江与漓江的水运航道衔接起来,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被潺潺流水所化解。两个天然相隔的地域,两个本来并不相通的世界,让一段悠悠流水轻巧地系在了一起,从此再也无法分离。在舟楫的往来中,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中央政府政令的传递可以畅流而行,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更为重要的是灵渠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的消解,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雄浑有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氏庄园,是陕北大财主姜耀祖于清光绪年间投巨资历时16年亲自监修的私宅。相比其他尽情展示奢华气派的地主庄园,它太崎岖、太孤单、太荒凉、太封闭。它没有和达官显贵联姻,只是集中了乡野村夫的智慧,在平凡中现出了奇崛、大气和辉煌……
发表于 2014-7-1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很有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_117:}。。。。。爱好相同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眉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14处)
序号
眉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14处)
序号
名称
类别
时代
地址
批次
1
江口崖墓
古墓葬
彭山县
第五批
2
瑞峰崖墓群
古墓葬
青神县
第六批
3
眉山报恩寺
古建筑
元至清
东坡区
4
三苏祠
古建筑
东坡区
5
双堡牌坊
古建筑
仁寿县
6
牛角寨石窟
石窟寺及石刻
仁寿县
7
江渎崖墓(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口崖墓)
古墓葬
彭山县
8
丹棱白塔
古建筑
丹棱县
第七批
9
仁寿甘泉寺
古建筑
明至清
仁寿县
10
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石窟寺及石刻
丹棱县
11
仁寿能仁寺摩崖造像
石窟寺及石刻
唐至宋
仁寿县
12
青神中岩寺摩崖造像
石窟寺及石刻
唐至清
青神县
13
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
石窟寺及石刻
宋至清
仁寿县
14
洪雅曾家园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37年
洪雅县
    这14处“国保”,在前面的博文中,已介绍了13处,今天介绍最后一处,即归入江口崖墓的江渎崖墓。
    江渎崖墓之所以被归入江口崖墓,不仅两处地理位置相邻,更主要的是这两处崖墓在年代、形制等方面也基本相同。据了解,彭山县仅沿岷江两岸就有这样的崖墓近三千座。

    江渎崖墓位于彭山县城东北10公里的江渎乡,这里距江口镇仅六七公里。在该乡府河两岸,共有崖墓218座。其中,在牧马山上的清凉村有30座,在龙泉山脉的正华、青竹、歇马三个村有178座,其它村零星分散有10座。
    上周末,随两个朋友一道去到江渎,本想实地去参加一下,可到了江渎,什么也没看到。向彭山县委宣传部的朋友一打听,才得知这些崖墓均还埋在地下,只是当时该县文管所在进行文物调查时曾挖开几座墓穴来查看过。查看之后,也复埋了。下图是正华村龙岗子重点保护区外景。

    失望归来,只得将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图片做个简单整理介绍。下面的图片均来自彭山县贴吧。
发表于 2014-7-1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行人太厉害了,知识渊博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路rt 发表于 2014-7-13 21:34
早行人太厉害了,知识渊博

谢谢鼓励,爱好也,,,,{:1_117:}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驿站遗存。驿城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鸡鸣驿城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早行人 于 2014-8-11 23:30 编辑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村落。村内至今仍完整保留大量清朝民居。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还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自然植被良好,适合养羊,养蜜蜂。爨底下是国家A级景区。






近处距海参崴不到50公里。是中国唯一濒临日本海的沿海城市。现有珲春口岸和珲春铁路口岸与俄滨海边疆区相通;东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境北道相邻,边境线长130.5公里,现有圈河口岸和沙驼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其中圈河口岸对面就是朝鲜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距离珲春65KM处有一小村落;防川,属AAAA级景区—防川景区
3c0c45d389674e48ba6539be558727ad_jupiter.jpg 7d9005d8a59143058ee2e9ac77e83aee_jupiter.jpg 00010034000300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东部,距密山市35公里,是古代火山爆发后,因地势陷落积水而行成;为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积为中国,南属俄罗斯,面积为4380公里,岸线长度90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处达10米,东西宽60 公里。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流入乌苏里江。兴凯湖原为我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 89c16e93e0ab9eb9c8d65eac.jpg_r_1190x550_2ec769f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早行人 于 2014-9-18 17:57 编辑

宋家庄镇上苏庄村


请你忘了镜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4-20 18: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