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哥

北 望 边 城(最后的长城/6# 逝去的边城/83# 长城的故事/99# 全篇终)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3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国文张 于 2014-2-3 15:18 编辑
一哥 发表于 2014-2-3 12:56
1-3   金 山 子

长城的损坏倒塌其实是很严重的,特别是黄土夯筑而成的西北长城。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 ...


再那个年代丶全国不止就是长城的损坏丶其它文物也人为损坏消失很多丶很多丶当年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使得中华民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丶许多有识之士和国家功臣屈死丶秦始皇坑儒八百丶他坑儒八万丶是非曲直丶自有历史评说丶过去的动乱丶现再的腐败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丶人民丶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丶如果中日宣战老夫会毫不犹豫的血拼沙场丶只为我是中国人!!!!!!再次给一哥鞠躬丶谢谢敲钟人{:1_11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山岭上的烽燧,被称为金山子烽燧,建于汉武帝时期。为什么叫“金山子”?我也不知道,也没见有何解释,或许此地曾出产沙金,或许是取固若金汤之义。但看地形地貌,周边皆为大片空旷之地,唯独这里山岭突起,易守难攻。建造烽燧的黄土并不是山头上夹杂着大量石头沙子的杂土,而是汉代当时用牲畜从山下一点一点地将粘性好的纯质黄土驮运上山,真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6.JPG

烽燧底部的空洞显露出汉代烽燧的构造,先以一层层的石块夹杂黄土做基础,然后再在上部夯实黄土。这和现代盖房子打混凝土基础的道理是一样的。不然怎么会千年不倒?!
7.JPG

烽燧四周还残留石砌的围墙。西北的干旱少雨就是有这点好处,千年以前的东西,常常能完好保留至今。如果你来到河西走廊,随便一处残垣断壁,都可能是几百上千年前的。
8.JPG

这个汉代烽燧的南边是一座明代烽燧,遥遥相对,像两个孤守家园的老人,想必它们之间互相说着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4 14:00 编辑

在山坡下近距离地观看汉长城壕沟向西延伸而去,不知怎么也让我想起了隋炀帝开挖大运河。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是在不停地挖,从挖城壕到挖地道,从挖壕沟到挖运河,再从挖水渠到挖大寨田,现在又是全民盖房子,还是在挖,整个全民族就是人体挖掘机。
11.JPG

汉长城的壕沟从金山子的山脚自东而西,目测宽约十米,深达二三米。这还是经过上千年淤积风化后的尺寸,在当时应该更宽更深。这个壕沟的宽度深度让并不高大的蒙古马难以跨越,有效地阻挡了匈奴强大的草原骑兵,也可以说是近代战场反坦克壕的鼻祖。
12.JPG

倒塌残留的长城墙体,还在倔强地挺立着。修筑长城的黄土并不是简单地挖出就运来使用。而是要经过长达一年的晾晒,晒死土壤中的植物种子,再用焉支山流淌下来的雪水搅拌,挥发掉黄土里的碱性,然后才能用牛车马车装运取用。中国人已经把黄土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不愧是炎黄子孙。
13.JPG

化成大块黄土的长城更像是奇形怪状的雅丹地貌,一个牧羊人独自坐在其中,向我张望。这焉支山下自古就是适宜放牧的水草丰美之地。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从未忘记这里,在清康熙四年(1665年)时,青海额鲁特蒙古部落三千蒙古骑兵进占这里,时任甘肃提督,声震西北的将军张勇前来谈判驱离,双方僵持不下,蒙古额鲁特部落首领阿尔赖拔刀大叫:“前明汉人的江山,唯独我不能得一片土,天生我还有什么用?!“。在蒙古人眼里,河西走廊原本是汉人家的底盘,满清八旗和他们同样都是外来者,你能抢得,凭什么我就抢不得?
14.JPG

长城旁的草地在初春还是一片荒芜,牧羊人的羊群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啃食着。明代长城将士为了驱赶蒙古游牧部落在长城脚下放牧的威胁。特别规定每年秋后“烧荒”。即组织专门人马出得长城以外,将一二百里范围的草原枯草放火点燃,红色漫天的熊熊大火和化为灰烬的黑色草原,让蒙古部落的牛羊无法靠近长城。死亡一般的草原景象,更让蒙古牧人们无奈地悲伤和绝望!
15.JPG
发表于 2014-2-3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看了丶想了丶感慨多多丶再次给你鞠躬丶辛苦了一哥!!!!!!
发表于 2014-2-4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域飞龙 发表于 2014-2-2 00:45
等着看一哥佳作!一哥过年好!

一哥好,一哥谦虚,还要向你学习!{:1_117:}
发表于 2014-2-4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没那命啊。喜欢兰州了,那就来吧,这里有你喜欢的,也会有你不习惯的,我给你做全程导游,到时别说我的文字是忽悠你了就行,哈哈


谢谢一哥,得闲时一定去兰州拜会您!如此博学的导游求之不得{:soso_e195:}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步向前,跟牧羊人打着招呼,放羊老哥用一口浓重的山丹口音回应着我。说起眼前倒塌的长城,放羊老哥见怪不惊地说在他小的时候,脚下蹲着的长城还是好好的,后来说不上哪天就倒掉了。又聊起他的先祖来历,正是明朝洪武年间充军西北而来。当时古人们也和今天一样视西北为荒蛮之地,并不愿意举家迁徙。而经过元末战乱后,河西走廊十室九空,明朝政府深知没有大量的人口是无法占住河西之地的,更不用说修筑长城了。于是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软硬兼施。甚至出现了“白菜军”,就是为了罗织罪名,填补充军西北边地的名额数量,哪怕是偷了别人家地里的一棵白菜,也被定罪发配到河西走廊来。
16.JPG

远处的焉支山头上,白雪还未消退。居住在河西走廊的人们早已将这里视为家乡,先祖的来历更多是一种传说,遥远的江南故乡更多是在家谱和流传中。至今这里的村庄分布还是大致按着明代时期的原则:长城以内居住开垦,长城以外只是放牧。
17.JPG

不远处的山岭就是金山子全貌,汉代烽燧独守其上。自汉代以来至今,这里一直被看做是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金山子也自然是制高点了。当地人告诉我,就在九三年的时候,兰州军区还在这里进行了军事大演习,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热闹的很。演习总指挥部就设在金山子山顶上,连当时的军区司令都来了,可见演习级别之高。
18.JPG

演习给村民带来的好处是部队给当地村民打了一口机井,铺设管道,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21.JPG

19.JPG

20.JPG

发表于 2014-2-4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哥新年好     从帖子里感受到西北的历史和其他地区不同的风貌、

点评

游侠新年好!互相交流分享,呵呵  发表于 2014-2-4 12:19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4 13:45 编辑

1-4  看不透的长城

看不透的汉长城
再回到在金山子山顶所看到的,一汉一明,两道长城由南向北而来,到了金山子山下,开始分开。明长城更加向西走去。
DSCF9780.JPG

而汉长城却很奇怪地紧贴着金山子山脚而过(照片中左侧土埂即为汉长城壕沟内侧堆积),观看良久,我也没看出门道来。若是当年匈奴攻打占据了金山子,势必是居高临下。别说是用弓箭射击,就是站在山坡上向下扔石头,汉军士兵在下面也呆不住的。这是为何呢?种种猜测中,我甚至想到了戏剧性的一幕,也许当年汉军指挥官骑马来到金山子,马鞭一扬,对着挖壕的军士民夫说道就从这里挖过去,然后打马回程喝酒去了。一干众人哪敢说个不字,敢顶嘴就是死罪,按着马鞭的方向埋头就挖,于是稀里糊涂就从山脚下挖过去了。
DSCF9809.JPG

山脚壕沟向西延伸,明代长城据此几百米之外,拉开了距离。也许当年明朝军队将军到了这里,也是跟我一样看不明白汉长城在这里的走向。但明白一条,无论怎样都不能让敌人站在自己的头顶上,于是远离金山子,在平地筑墙以发挥长城的优势。
DSCF9826.JPG

照片中左侧是金山子山坡,汉长城从山脚下挖过来(不同位置角度的拍摄)。如果各位谁有兴趣机会来到这里,不妨考究一番,看看能不能解开这个汉长城的不解之谜。
DSCF9827.JPG

点评

壕沟靠山的一头铺软沙子加石块,山上的马冲下去就会裂马蹄断马腿,你懂的  发表于 2015-1-16 22:09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4 14:47 编辑

看不透的明代烽火台
烽火台其实是个通称。在长城上的一般叫“墩台”。作用也各不相同,长城上的墩台除了报警外,还起到来犯之敌攻打长城时,将士能从墩台上由侧面向敌人射击。明代后期装备了欧洲高科技的三千斤葡萄牙“红夷大炮”后,墩台就变成炮台。不只是长城上有烽火台,整个长城内外都散布着烽火台,好像一个个雷达站,与长城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烽火台通常是白天生烟,夜间放火。明代后期又加上放炮报警,也就是说,如果在嘉峪关有蒙古部落骑兵来犯,除了点燃炮捻的时间外,向京城报讯的速度是按照音速来传递的,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牛逼的了。
DSCF9885.JPG

在墩台与长城墙体高度等同的内侧位置,有着一个开挖出来的窑洞。我钻进去仔细看了看,感觉这不是一般放牧人挖的窑洞。虽然长城上有不少放羊人为了在野外过夜,开挖窑洞,但通常是在靠近地面的地方,另外也不是很讲究。不像这个窑洞里面还有土炕,分为里外间套屋。中间的的支柱上还有放置油灯的地方,怎么看都是长期居住的布置打算。所以,我觉得这个窑洞就是四百年前驻守长城士兵的居所,窑洞与长城墙体同一高度,更方便在长城上走动巡逻。不用我来煽情,你自己就可以看着这窑洞景象,想象出几百年前那些征发而来的南方兵士,在这高寒困苦的边地,在凄厉呼啸的北风里,在窑洞昏暗的油灯下,是怎样的一种思乡心情?
DSCF9886.JPG

在山丹长城的一处墩台外壁上,很显眼,也很奇怪地有两个木结构一高一低的显露出来。
DSCF9892.JPG

四百多年前的交叉木柱是做什么来用的呢?搭建楼梯吗?
DSCF9894.JPG

也许是墩台内部如同今天的钢筋加固结构,但为什么在其它墩台上并没有见到?乃至坍塌的墩台上都没有见到,是不是有另外的用途?我到现在也没想出来究竟如何。你们谁想出来了?
DSCF9895.JPG


点评

我这几年所到过的墩上,也都有窑洞遗存,估计是守墩兵士平时值班居住的地方。交叉木桩倒是第一次见到,但通常夯土中木楔比较多,应该是起加固作用。刘哥了得,不服不行  发表于 2014-2-12 22:03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20 12:13 编辑

看不透的”双长城“
就是前面说的墩台以东的一段明长城,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双长城“的现象。这个不同一般的明长城景象引起了国内外长城学者和长城爱好者的关注。甚至有人专门远道而来,探访研究这一段明长城。在明长城的外面,又筑起一道”长墙“,而这道墙在史书中没有记载,民间传说中却早已有之。
DSCF9900.JPG

外墙远比明长城单薄低矮,两者相距不过十多米宽,形成了一个夹道。对此,中外学者说法不同,有人认为是明代边贸集市场所,有人认为是茶马交易的牲畜圈,有人认为是加强长城在此的防御功能。至今也没有一个较为统一公认的说法。
DSCF9905.JPG

这道土墙的质量也是很不错的。补充一点,我在河西见过很多人民公社时期修筑的夯土墙,质量实际上还比不上几百年前的长城,二三十年内很多都自行倒坍风化了,原因之一就是黄土没有经过处理。而这道土墙无论是形制和构造,以及风化程度,都与旁边的明长城是同一时期的。
DSCF9907.JPG

矮墙之外是汉长城的遗迹,千年的风雨吹散了尘土,留下的是粒粒沙石。无论是地图标注,还是实地观看,明长城总是修筑在汉长城内侧,没有建在汉长城以外的,这又是为何?是利用汉长城形成双道防线?还是气候变化使得明长城向后退缩?也许原因更简单,就是明代修筑长城时,需要大量运输黄土和其它材料,如果建在汉长城以外的话,那么汉长城的壕沟障碍自然就给明长城的修筑运输带来处处不便,因此修在了汉长城以内。
DSCF9908.JPG

外侧矮墙不是很长,也就百来十米吧。另一头终止处还有一个向外伸出的奇怪墙头,也是让人看不懂用途。如果是市场或牲畜圈,那也应该是向内侧伸出,起到相对封闭作用。这向外出来又是为何?
长城之谜太多了,这也是长城的魅力之一,很多古人留下的哑谜,都在默默地等着我们去探究,走进逝去的世界里。
DSCF9911.JPG
发表于 2014-2-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一哥''的游记看了很受感触,无论图片文字{:soso_e178:}学习再学习
发表于 2014-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客气 呵呵 俺是河北邯郸的 这地方 号称“成语之乡” 连河南一片 古时候叫做中原 对汉文化的发展传承 有点纽带作用 咱这升斗小民 就是图个乐呵 西北啊 梦里面是“大漠孤烟直”“边声连角起”啥啥的 心向往之啊 说不定啥时候 就去骚扰老兄了
发表于 2014-2-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祝老兄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边塞兵道

河西走廊既是丝绸走路,也是边塞兵道。和平时期中西贸易往来,商人们春风得意马蹄疾;战乱时期群雄争霸,军人们征伐杀戮血成河。这条民族大通道既曾黄金铺就,也曾血染尽透。
1.JPG

伴随着河西走廊的龙首山下,这座寂寥的古代驿站依然在守望等候一去不归的故人。
2.JPG

在河西走廊的秋天里,我从金塔县取道前往高台县,公路线正是汉明河西的北部边境线,也是河西地理环境中适宜游牧和农耕的自然分界线。能看出来,无论是汉代还是明代,在规划设置长城时,都是尽可能地将可耕种的土地圈在长城以内,尽力做到利益最大化。
3.JPG

公路旁的烽火台在昏暗的沙尘中矗立,低矮的耐旱灌木在狂风中摇摆着。
4.JPG

向北望去是茫茫无尽的阿拉善戈壁,极目之处就是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
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4-19 23: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