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哥

北 望 边 城(最后的长城/6# 逝去的边城/83# 长城的故事/99# 全篇终)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是每一座烽燧下都会有散落的器物碎片,也许是当年的士卒失手打碎,也许是当年弹尽粮绝时变成了最后的武器。我捡起这些破碎的器片揣进兜中,保存下这些见证长城的历史碎片。
DSCF1755.JPG

起到参照物作用的终极白菜,能否载着我驶进历史的终极?我不知道,但知道唯有后观才能更好地前行。
DSCF1758.JPG

烽燧旁的一道长长的壕沟引起我的注意,可一时无从判断什么时期所挖,用途为何。
DSCF1762.JPG

壕沟延伸到山坡上,它不像汉长城壕沟那么宽大,更像是一条便于隐蔽向山下射击的战壕,我猜想会不会是1936年陈昌浩和徐向前率领的西路红军,从景泰五佛寺西渡黄河,北上河西时,由当时的马家军为阻击红军前行而预先挖出的战壕呢?
DSCF17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铸石为城

长城的修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地制宜的,老祖先的智慧在长城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骑行在昌林山东段余脉更为狭窄起伏的地段时,远处南侧丘陵上一些不自然的痕迹,引起我的注意。若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略而过,这是需要一点注意细节的习惯的。
DSCF1438.JPG

先是从远距离的角度骑行观察,然后再折返回程来到近前,我已然确定这些痕迹是长城了。但骑到山下能靠前的地方时,首先看到的是令人愤慨的挖掘机肆意在长城上的挖掘现场 —— 再有几米就把长城拦腰挖断了。
DSCF1710.JPG

山脚下四野无人,摩托倒是可以放心停放。我一步一步爬上丘陵之端,来到这处在西北普遍是黄土夯筑的长城规制里较为罕见的“石砌长城”。
DSCF1711.JPG

“石砌长城”是地跨古浪和景泰的一段约7公里长的长城,全部修筑在山梁之上。外观与平地夯土长城截然不同,更多是利用地形而成,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原因。
DSCF1712.JPG

说是“石砌”,其实不是尽然,在我看来更是混合型的“混搭长城”。比如这处就是将山体北缘外侧向下挖掉,形成人工高度落差,这种方式在汉代长城修建中也是经常使用的办法。
DSCF17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处是黄土夯筑墙体后,再再用石块包砌。站在长城外侧则有四五米落差,而站在长城墙体内侧,感觉不过一米多高,非常便于防御作战。
DSCF1714.JPG

这一处却是以石砌为主,内填沙石的墙体,远处就是边外蒙古游牧之地了。
这些石砌长城远比接续西边的黄土长城保留的更加完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好到连四百多年前在长城墙头上专门放置,作为防御武器的石块,依然排列完好(照片中石砌墙体最高处摆放的石块即是)。
DSCF1715.JPG

山下的废弃老路原本就是从景泰黄河可以一路通往河西走廊的要道,山岭陡峭的坡度都可以省下弓箭了,只需向下扔石头就行。
DSCF1716.JPG

来到这里的感觉与前面在夯土长城是不同的。风雨侵蚀下的黄土长城给人是千古沧桑,而西北干燥气候下石块几无风化的特点,让保存完好的石砌长城依旧保持新鲜如初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砰然心跳。
DSCF1719.JPG

石砌长城的外侧显得高大雄伟,坚如磐石。石块墙面上的地衣长在石块缝隙中,显示着长城的久远古老。
DSCF1726.JPG

发表于 2014-2-1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型的毛驴  真真正正的西部侄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4 09:39 编辑

一只旱地蝗虫悄悄地蹲在长城石头上,一动不动的。下面是一块用来填充长城的小块石头,质地是洁白的石英岩。我看了看,想了想。然后拿起这块小石块也装进兜里。因为石头个头很小,无碍于长城,又因为它是长城的一部分,就让我联想到如同当年那些修筑长城的草民们。我想把这块长城石带回家敬放起来,为的是不忘那些无数个自古被人轻视和无视的人们!
DSCF1730.JPG

当年修筑古浪到景泰的四百四十里(220公里)的“新边”长城,明政府征发了九万人用时三个月修筑而成。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这一段长城用工平均每米2.4人,在野地里风餐露宿地干了90天。更加形象地讲,就是叫9万人排队,人挨人地能从景泰黄河边一直排列站队到古浪,队列能长达220公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城是土墙石墙,也是人墙,是无数个百姓子民们用血肉之躯铸成的。而他们在专制极权的统治者眼里,不过就是这长城上长出的野草一样命贱的草民!
DSCF1731.JPG

四百多年后依然簇新的石砌墙体,让我几乎产生幻觉。就仿佛工匠民夫们刚刚完成这一段长城的修筑,下山休息吃午饭,只有我一人在此流连徘徊,等待着他们的归来。仔细看着每一块石头的堆砌,你真的能体会看出他们砌筑每一块石头的用心细致,能感知他们在砌筑时是怎么思考操作的,好像他们此时就站在我的身后,默默地看着我。
DSCF1732.JPG

而长城背后山坡下的采石场(更为少见),就像是等着再一次的搬运施工。真是让人觉得石匠们吃完饭一会就回到这里,这种感觉下,已经没有了时空的感觉,让我真切感到不是我回到四百年前,就是他们来到了四百年后。此刻,我已然恍惚如梦了。
DSCF1733.JPG

向西望去,远处是冲积平地上的土筑长城,山梁上是石砌长城,翻山越岭地接续到一起,守卫着大明疆土。石砌长城向北外侧的山坡上布满了散落的石块,除了脱落以外,自然也有当年激战留下的,可想当年长城之上发生了多少的你死我活!
DSCF17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处的孤山下,四周流水的河滩中留有屯田的遗迹。从汉代到明代实行的是“战则为兵,不战为民”的屯军政策,这对后世影响深远,就相当于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
DSCF1739.JPG

不去细心观察,不去亲临此地,很难体会到古人的用心。在没有现代测绘技术的那时,他们是怎样做到将山川河流了然于心的呢?又是怎样在每一处山粱丘陵规划出细致的走向?又是怎样构想设计出种类不同的长城形式来?古人的大智慧,真是让人越想越佩服!
DSCF1740.JPG

就说这处在山坡上挖出的陡峭长城,从正面都很难徒手攀爬,就是放在热兵器时代,也是易守难攻的,这怎能不叫蒙古铁骑驻足长叹,遗恨难消?!
DSCF17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4 11:47 编辑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长城在千百年的风雨中侵蚀衰老,但对长城威胁破坏最大的还是长城的不肖子孙们。西北有着众多的矿藏,这昌林山里也有着铁矿和石灰矿。这就是一处在长城上肆意挖掘的石灰窑,不是走进的话,在远处是看不出来的。   
DSCF1748.JPG

我站在高处看着长城在大肆挖掘的矿山中苟延残喘着,可以预料不出多少年,这段长城就会毁灭在那些人模狗样自诩为新生贵族的手里。
DSCF1770.JPG

这座城堡名为“红水堡”,据《兰州府志》载:“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五尺,明万历二十七年平松山兵备副使荆州俊建”。是新边长城上一处重要的关隘城堡。眼前城内外到处堆积着矿石矿渣,山梁上十几台挖掘机正疯狂地开挖,腾起一片片尘烟。
DSCF1772.JPG

身后山坡上的石砌长城也是残缺不全,这些当年修筑长城的后人们根本无视长城。此情此景,让我想起那位法国摄影家艾瑞克,他的工作之一就是将阿尔卑斯山区的古遗址,哪怕是只有几十年的老农舍,都要拍摄记录下来,建立文化遗产档案。他若在此目睹,我都能想象出他愤怒的表情和鄙夷的语气。
DSCF1778.JPG

这一处直接将原有长城的山体挖掉半截,厚颜无耻地去换取真金白银,而留下的长城伤痕,就像一个在民族躯体上永远不愈合的恶疮。也许那些在长城上发财的人已是官府红人,在主席台上肥肠满肚地接过优秀企业家的奖牌,被勾结一起的官员誉为地方经济贡献突出的高端成功人士,又买通媒体喉舌鼓噪追究财富原罪是劫富济贫,他们才是社会发展的模范精英,是穷人们吃饭活命的福音。对此我郑重表示:我呸!!!
DSCF1779.JPG

点评

有深度丶有广度丶再次给您鞠躬丶那朝那代都有黑心的奸商丶腐败的政治流氓丶如今这社会良心都叫狗吃了丶我们看了丶说了丶做了丶我们问心无愧丶管与不管是他们的事(政府)人再做天再看丶也许天睡着丶等他醒过来有它们  发表于 2014-2-14 19:5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20 21:21 编辑

2-题图.JPG


第二篇   逝去的边城


长城不只是一道长墙,更是一个体系。如果没有关隘、城堡、烽燧、驿站、道路等互为支撑的组成,只靠一道墙体是难以挡住什么的。不仅是汉代,明代也是以边墙为系带,将众多的不同组成连为一体,如同撒向西部的渔网,把西北大地紧紧地罩住。因此,连同那些关隘、城堡、烽燧、驿站、道路等,也都应视为长城之中。这其中的城堡边城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2-1   松山古城

从景泰黄河到古浪之间,本是汉代抵御匈奴的前沿战线,保障了河西通行,用最短的战线保护了最多的土地。但到了明代反而不如汉代了,在一百三十多年里,拉开了从兰州直到武威的一千五百里战线,把这一段的丝绸之路的重镇之地都变成了边境作战之地。蒙古鞑靼铁骑好像铁道游击队一样,想打哪里就打哪里,经常是饮马黄河,长歌城下,叫明军东奔西跑得防不胜防。

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明王朝痛下决心以绝后患,召集七路兵马,起兵十万,在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李汶的指挥下,在今天的永登天祝交界地带,与蒙古鞑靼进行了决战,这场松山大会战的胜利从此改变了明代西北上百年的战略被动局面。李汶战后勘察地形,看到汉代早已修筑的城障烽燧布局走向,才明白了明军以前的战略部署是笨到家了。于是,急忙启奏万历皇帝,陈述反思,强烈建议修筑古浪到景泰的长城。于是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甘肃巡抚田乐监筑而成。从此,明时的蒙古游牧部落再也没能重返这里,也使兰州陇西广大地区成为了烽烟尽熄的后方了。


未到松山古城,便已见外围的报警烽燧。这片广袤的松山草原原为藏族世代放牧,明季被河套蒙古进占后,也将没有逃避迁徙走的藏族尽为成奴。
DSCF5139.JPG


松山古城坐北向南,基本为正方形,分为内外两城。全部为黄土夯筑,城墙高约十米,十分坚固。
DSCF5157.JPG


这场松山大会战持续了半年之久,双方为了各自的生存空间拼死争杀,震动了西北各地部族,无人再敢小视大明朝。
DSCF5158.JPG


实际上,松山战役的意义远远高于后人的评价。试想,在当时蒙古部落纷纷南下进犯下,如果没有松山之战或松山战役的胜利,那么,河套蒙古会与青海蒙古连成一气,截断中原与河西走廊,接着就会丢失河西之地。如此,大明朝的嘉峪关就得搬到兰州城头上来,中原以西之地的历史走向就此改变,这对后来的清代疆域直至现代中国领土的形成,都是难以预料的。
DSCF5159.JPG


因此,松山古城就像一块长城围起来的大明朝皇家大院的镇宅石,牢牢地压在了西北,奠定了几百年后的国土疆域。这个深远结局也是当年的将士们万万想不到的,从这个意义上去说,我们怎能不崇敬那些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的十万大明将士呢?!
DSCF51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再辉煌的顶点也有走向没落的时候
DSCF5161.JPG

大明朝的“红夷大炮”能要了努尔哈赤的命,却挡不住八旗铁骑的入关。
DSCF5163.JPG

冤杀了大明江山最后的战将袁崇焕,也培养出了引狼入室的吴三桂,更是逼出了揭竿而起的李自成。
DSCF5164.JPG

这样的末世败亡,哪怕是再有十个铁打钢铸的松山城,也挽回不了大明朝的终结,只留下北风吹过这寂寞的羊圈。
DSCF5166.JPG

一个新的入主中原的王朝建立起来了,它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大清朝
DSCF5167.JPG


发表于 2014-2-1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一哥丶不叫哥都不行丶必须的丶又长了见识丶真诚的谢谢一哥丶辛苦了丶祝马年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文张 发表于 2014-2-14 20:18
谢谢一哥丶不叫哥都不行丶必须的丶又长了见识丶真诚的谢谢一哥丶辛苦了丶祝马年吉祥!!!!!!

按岁数,我得管您叫声哥!真的

也衷心祝您马年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5 16:35 编辑

大清皇帝可是看不上长城的,八旗开进山海关也不是爬着长城的墙头翻过来的,所以康熙就明确表示过长城无用论。大清制订国策,对外大力向蒙古草原引进推广藏传佛教,从精神和文化上改造洗脑蒙族,自动打消大元朝的豪气冲天,转向对来世的祈祷。对内实行文字狱,株连九族,不杀头但整死人的“思想改造”最早发明者就是雍正皇帝。
DSCF5168.JPG

大清疆域在大明的基础上差不多翻倍扩展,新疆蒙古西藏尽收帝国版图中,与“康乾盛世”一同雄踞东方。 DSCF5170.JPG

原本为抵御蒙古游牧部落的松山城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跟着大明朝进入过去时了。
DSCF5173.JPG

斑驳的城墙和它的故事一起脱落,变成历史风尘。
DSCF5175.JPG

走出已死的松山城,告别这最后的大明城墙,离开这十万无名将士的浴血沙场,想起那句著名的悼语:你的姓名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DSCF5176.JPG
发表于 2014-2-1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哥 发表于 2014-2-15 14:57
按岁数,我得管您叫声哥!真的

也衷心祝您马年吉祥!!!

我尊敬学富五车的人{:1_117:}按岁数我可能是哥哥丶但论学问我就是个小师弟了{:1_121:}我好佩服您的学识的高度丶宽度丶广度丶我拚了老命学也追不上您了丶只能站在一边给你助威丶加油丶我为有你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自豪丶摩托吧有你们他会更强大丶更能健康的发展丶祝马年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2-2  永泰龟城

有篇报道是这样描述的:“永泰古城,位于甘肃景泰县寺滩乡,建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旧时,古城护城河环绕,河宽水深,人畜不能自由跨越。城外方圆几十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川沃野,城背后山林茂密,可潜藏千军万马。但如今这里全没有了古时候的模样。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古城的人口从13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永泰龟城背靠寿鹿山,民间传说清代山中曾有一个修道老僧每年牵着一头梅花鹿出游一次,若干年后来不见影踪,有当地人从密林中砍出一条道进去,发现了古时庙宇,但已不见老僧和鹿,事迹传开,此山由此更名为寿鹿山。这个故事想来是应有真实性的。

2-2-1  边城前哨
古城不是孤零零的一座城池,周边是有配套的烽燧驿所的,构成防御体系的外围。在前往永泰龟城的路上,就有一个保存基本完好的烽墩,而且还是空心可住人的。我转向下了公路,沿着沙石土路来到了近前。
DSCF1809.JPG

从门洞钻进去,来到烽墩里面,早已坍塌的屋顶堆积在地表。高大厚实的内墙上还有房顶木橼残存。
DSCF1797.JPG

从墙体裂隙中可以遥望到南边的永泰龟城,背后就是曾经林木茂密的寿鹿山。
DSCF1795.JPG

我围着空心烽墩转悠,依稀能辨出早期的围墙房基。这片带有六瓣花纹的陶片躺在地上,它直径约为2厘米,厚度只有2毫米左右,背面是一层黑釉。从略显弧形的陶片断面上看,显然是器物的一部分,又被人有意打磨做成圆形。这能是什么器物?做成一个小圆片又是做什么用呢?以我有限的知识,我实在是想不出了。
DSCF1814.JPG

散落的碎片里还有瓷片,更有少见的粉彩瓷片,能看出有缸、罐、碗,也有看不出来的。但都令人遐想无比,去想象古人在这里是怎样生活的。
DSCF1815.JPG

点评

可能是丶盖什么东西用丶圆形丶作盖最理想了丶辛苦了一哥!!!!!!  发表于 2014-2-17 16:20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哥 于 2014-2-16 14:00 编辑

这两块陶片很奇特地带有孔洞,后来我请教了甘肃省博物馆的专家,说这可能是用来施放报警烟雾的一种容器残片,过去只在古籍上有记载,至今还没有见到完整实物。孔洞的作用就是既保证燃烧时的有氧进气,又可以降低燃料速度,使之更多是冒出能远处看见的烟雾,而不是少烟的火苗。
DSCF1816.JPG

一块红砂粗陶残片嵌在黄土中,我没有翻动它,就让它静静地与烽墩相伴吧。
DSCF1821.JPG

烽墩周围看似满地石子,其实是大片的砂田。甘肃的干旱地区就是这样来种田的,也是起源于清代民间一位老农的发现。石子在烈日下有效隔绝减少地表水分蒸发,种子能从石子下面章程苗来。但是种这样的地是很劳累的,每年都要把石子翻起,多少年后都还要重新更换石子。因此,甘肃民间有谚:累死爷爷,富死儿子,穷死孙子。意思是说,爷爷第一代开垦砂田,拉石铺田,累死累活的。到了儿子这辈坐享其成,收成很好。但等到孙子这辈时,石子常年风吹雨淋,失去了保墒保湿的作用了,自然收成无多了。
DSCF1831.JPG

距离烽墩十几米处,一口废弃的水窖向天敞着口,里面残留阻水的红色胶泥层。现在所说的西北公益项目“母亲水窖”就是古代水窖的延续。但据使用的乡民说,现在水泥红砖修建的水窖水质保存还是不如以前的红泥水窖水质好,有股子杂味在水里。有些东西自然的就是自然的,是人工替代不了的。
DSCF183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3-28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