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季风.

一对加拿大夫妻摩旅世界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瓜内卖的小彩瓶好漂亮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灯火与爱情之夜
0.jpg
上回说到妮达执意要请医生,结果证明她是对的,我确实已经发展到登革热的程度,再不医治就要呜呼哀哉了。在医生的妙手之下,我很快就跟登革热说拜拜了,只是还需要静养至少一个周。
其实妮达和我一样,也病倒了,她好像什么都要跟我比。得病总是件烦人的事,好在我们已经过了达连地堑,没有了那种催人的行程安排逼着我们必须奋勇前进,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小灾小病我们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跟它慢慢熬。谁怕谁啊,是不是?
1.jpg
▲离开圣希尔往南的这条公路像蚯蚓一样弯来扭去
我们的计划是往西走,如果沿着主干道走的话得先往北走一点,在布卡拉曼加才能掉头向西。到布卡拉曼加这段路已经走过了,再走一遍感觉没啥意思,于是决定沿主干道往南走,然后再上一条往西北方向的小路。期待这条线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尤其是转到小路上以后。
2.jpg
▲到巴尔博萨以后我们离开主干道上了一条往西北方向的碎石路
3.jpg
▲路上有很多小村庄,每次经过的时候都要接受大量目光的洗礼。
4.jpg
▲有时候会变成这样的土路,由于早前下过雨,有些地方挺滑的。
5.jpg
▲穿越丛林
这条路人迹罕至,我们两个都非常喜欢,骑在上面感觉就像是穿行在哥伦比亚丛林深处,感觉好像随时随地都得下车,用砍刀在茂密的丛林中劈出一条路才能继续前进,有种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悲壮气氛。
6.jpg
▲居然有女孩对摩托车感兴趣,这让妮达欣喜若狂。
路过一个城镇停车休息的时候有两个女孩走到妮达身边,大概是对她的摩托车很感兴趣,叽叽喳喳问个不停。通常是男人会对摩托车有兴趣,从小男孩到老男人,不分年龄大小,很少有女孩会对这个东西感冒,这两位就显得相当不同寻常。妮达很兴奋,跟她俩唧唧歪歪聊了半天。
7.jpg
▲回到主干道继续西行
我们在贝里奥港过的夜。这座城市很小,由于圣诞节即将来临,到处都整得灯火辉煌,当地政府应该是把大部分财政预算都花在这上头了吧。
8.jpg
▲满大街都吊着彩灯
9.jpg
▲在星空下消磨一个晚上
10.jpg
▲耶稣在霓虹灯下诞生
11.jpg
▲晚上在教堂门口围观婚礼
12.jpg
▲满眼都是圣诞彩灯
贝里奥港这座城市实在是太小了,小得连个酒店都找不到。我们到处打听,有人告诉我们城外3公里的地方有个酒店,是那种爱情旅馆,您懂的。上次在圣萨尔瓦多郊外曾住过一次这种酒店,没什么好印象,这次要不是实在找不到住宿的地方我们根本不会去。
看了房间之后发现真是个好地方,甚至还有惊喜。给我们看的第一个房间是个豪华套间,床的正上方镶有镜子,屋子中间还有根亮闪闪的钢管。这个套房虽然价格很公道,最后我们还是放弃了,要了一间普通的房间,类似于汽车旅馆的那种,很简洁,没有那些反光的和闪光的玩意儿。
13.jpg
▲这种酒店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车库,免得车牌曝光被人认出来。
隔壁房间里窸窸窣窣折腾了一夜,声音大到能让你从梦中惊醒的程度。这种“爱情旅馆”在中美洲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倒不是因为这里的人生活作风普遍不良好,而是因为他们基本不分家,几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有些事情在家里真的是不太好搞。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继续西行。
14.jpg
▲贝里奥港真的很小,就这么几间陋室。这是我们吃早饭的馆子。
15.jpg
▲我们在餐馆里吃早饭没人稀罕,停在外面的摩托车成了明星。
16.jpg
▲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
17.jpg
▲还有比在广阔天地间策马奔腾更惬意的事情吗?没有!!!

发表于 2018-9-25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个帖子感觉把美洲深度游了一遍,谢谢夏季风的辛苦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定居麦德林
0.jpg
虽说居无定所四海飘零的生活方式很浪漫,但凡事都有个度,浪久了也会偶感厌倦,我们现在就想找个家一样的地方安安静静呆那么一小会儿,过一过四平八稳的日常生活。不久前在塔甘加也曾逗留了好长一段时间,住的地方也有厨房,可以做做饭,烧烧菜,但毕竟还是属于宾馆酒店,所有东西都是共用的,我们不想在冰箱里存放东西之前还得先写上名字以防弄错,不想用完锅碗瓢盆之后得立马洗干净以待别人使用,我们渴望能在随意晾晒的内裤间自由走动不必在意他人的感受……噢,对了,最后一个梦想好像不管住哪儿都处于现实之中,姑且略过。
1.jpg
▲从贝里奥港往西到麦德林这一路上经过的城市都很小,比如这个。
2.jpg
▲终于看到了一个大城市
这个大城市叫麦德林,一个繁华大都市,其规模在哥伦比亚排行老二。这个国家的西班牙语跟我们学过的在读音上不太一样,麦德林这三个字在他们口中听起来就像是在叫妮达和我的名字。一座以我们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没有理由像过客一样飘然而过不带走一片云彩,您说是吧?
3.jpg
▲这个青旅社真的是绿化到家了
初到麦德林,人生地不熟,我们决定先找个地方暂且住下,慢慢去物色一套理想的公寓。住公寓比住酒店要省不少钱。
4.jpg
▲厚着脸皮蹭了一个圣诞节聚会
没隔几天,偶然在街上碰到了马克,他也是我们经常登陆的一个摩旅网站里的常客,走的方向跟我们一样,都是往南。他邀请我们去参加一个圣诞晚宴,在一个名为三叶草的酒吧里举行,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也就两三个街区。
5.jpg
▲瓦伦蒂诺在那里烧排骨,一群臭味相投的人围在旁边大快朵颐。
参加聚会的都是刚刚从铁老鼠上下来的摩友,我们一起鬼混了一夜。他们是最后一批被赶下那艘帆船的人,其中还有些背包客。我们感觉自己就像两个门童,整天在哥伦比亚各地迎来送往。过完节他们也要走了,人家还要奋勇前进,哪像我们这两个爬虫。
6.jpg
▲我们有厨房啦!妮达兴奋不已。
一周前在圣希尔住的那家民宿老板听说我们要去麦德林过长久日子,欢天喜地给我们推荐了一套房子。人家的好心好意咱们也不能辜负了,那就去看看吧,结果一看就对上眼了。房子在一栋高层公寓的二楼,有个宽大的阳台,视野良好,坐在那里或吃吃饭或看看书都是极好的。而且公寓楼的地理位置也不错,街对面就有一个菜市场,买点柴米油盐很是方便。离地铁站也很近,走五分钟就能到。
7.jpg
▲举世闻名的妮达牌汉化包重磅回归,这次还配有炸土豆片和煎蘑菇各一半,创意十足。
8.jpg
▲这个角落是属于我个人的地盘
9.jpg
▲阳台上就能享受日光浴
尽管麦德林离赤道很近,但由于是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之上,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却只有22℃上下,非常宜人。白天最热的时候能冲到30℃,一到夜间就会降至15℃,基本上日日如此,春天好像总未曾离去,因此有着“春城”的美誉,真真是个将息的好地方。
而此时此刻,温哥华正遭受一场6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超过50万户家庭断电。我们用聊天软件跟家人互道圣诞快乐时才发现他们已经搬到朋友家去了,因为他们的房子没有电,也没有暖气,不逃在这隆冬时节如何熬得过去。我们真心的为在老家遭此劫难的亲人和朋友感到难过,虽然呆在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里有点幸灾乐祸的思想确实不大厚道。
10.jpg
▲我们立志骑车踏遍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结果拥堵的交通很快就泯灭了我们的热情。
11.jpg
▲无奈只好改用这个交通工具
麦德林是座现代化大都市,人口两百余万,城市规模和多伦多相当。这里的生活设施非常齐全,几步之遥就有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其中有个电子城,对于我来说那简直就是琼楼玉宇。
12.jpg
▲市中心,偶尔会坐地铁去玩玩,五个站就到了。
13.jpg
▲妮达冲进教堂前院,挥舞着手臂把草坪上的鸽子吓得四散逃窜。
14.jpg
▲教堂顶上光芒万丈
15.jpg
▲实在是汗颜,几个月没理发了,今儿抽空去了趟理发店。
16.jpg
▲这些东西到底是神马玩意儿
市中心有个“灯光公园”,看起来就像一大群绝地武士把他们的光剑插到地上,然后就不知道跑哪里吃午饭去了。我们一向对这样的东西很着迷,为了一睹晚上灯火璀璨的风采,心甘情愿等了一个下午。
17.jpg
▲我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电网在呼哧呼哧地喘气儿
18.jpg
▲到了晚上这个灯光公园倒是颇为壮观
19.jpg
▲看得出人们很喜欢到这里来溜达
20.jpg
▲灯光公园和旁边这座相当前卫的建筑很配哟
21.jpg
▲来到这座城市让妮达的心情好了很多
22.jpg
▲美丽的建筑把市中心打扮得流光溢彩
23.jpg
▲这些光剑要是再多弄点就好了
24.jpg
▲圣诞节的彩灯挂满了大街小巷
25.jpg
▲摊贩把市中心宝贵的车道都占领了
26.jpg
▲离我们公寓不远的大桥也笼罩着圣诞节的光辉
这已是我们在路上过的第二个圣诞节,太牛掰了,欧耶!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哥伦比亚的小日子
0.jpg
麦德林本是建在山谷里的,近年来疯狂的城市扩张它已经像根葛藤似的爬到两侧山坡上去了,而且根本没有丝毫减弱的势头,看样子不翻过山顶誓不罢休。走在繁华闹市,抬眼一望,便能看见头上顶着棕红色瓦片的房子密密麻麻地挂在曲面型的陡坡上,感觉自己就像在瓮里一般。
1.jpg
▲由于麦德林位于山谷之中,城市的污染物排放不畅,所以总有一层薄纱罩在外面。
2.jpg
▲尽管雾霾严重,我们还是愿意呆在这里。
3.jpg
▲妮达不大喜欢这种复制品
每次都是妮达计划出游线路,我很过意不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旅游景点,叫普比利托-帕萨,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这个景点建在一座山头上,是个20世纪初大庄园的微缩版,站在上头看麦德林全城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可惜妮达不大待见,说看见这个东西就想起了美国奥兰多迪士尼的世界之窗,那里有世界各国的微缩景观。当初去玩的时候她就曾问过我:“你都去见过真正的法国了为什么还要去参观法国馆呢?”我当时也很想问问她:”来这里的几乎都是美国人,为什么他们也争着抢着去美国馆呢?“我真是不明白,在这个国家旅行就不能去看看这个国家的仿古建筑吗?神经病!
4.jpg
▲景区内的这个假教堂成了猫的天下
5.jpg
▲街头艺术家在创作
DSC_2170-L.jpg
▲回到城里又溜进了一家KTM专卖店
这家专卖店的展厅里摆放着很多车,只是排量都在200到400CC,大排一辆没有。想想也对,这里的路况以及交通秩序对于上千CC这样的大排来说是致命伤。小排量的车车小巧轻便,可以在拥挤的车流中自由穿梭,大受那些上班族的青睐,骑着它上班每天要节约不少时间。
7.jpg
▲要想拥有 Limited Edition(限量版)这张贴花你得多掏不少钱哟
8.jpg
▲漂亮的城市 VS 拥堵的交通
9.jpg
▲这张照片中之所以能看到路面是因为拍摄时还不是上下班高峰期
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玩音乐了,十分想念,却又不愿意花一大笔钱买上一件乐器。出门在外行李本就多多,小小的摩托不过弹丸之地哪有放乐器的位置。有一天实在馋得很,上街逛了好多家乐器店,终于花40美元买了一把吉他,这样的便宜货走之时扔了也不至于大放悲声:“我本无缘 卿何薄命”。到手之后乒乒乓乓一阵乱刨,十个音倒有八个音不准,即便这样也视如珍宝。
10.jpg
▲我要高歌一曲中国的老歌《驼铃》
公寓的租期为一个月,到现在已经两周过去了,日子过得很平静,这种平静的的日子我们其实还蛮喜欢的。妮达每天都去菜市场精挑细选,来之不易的厨房她势必要充分利用。其实本来应该是一段悠闲时光,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像苦行僧似的。妮达这个人真的是个穷苦命,闲不住,一路上都在利用聊天软件给她远在意大利的侄女上英语课,每周一次,雷打不动。这两周在传道授业这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了,和她相比我很汗颜,空出来的那些时间和精力都白白浪费了,但我无怨无悔。
11.jpg
▲我们很喜欢在家做饭吃,有两个好处,一是省钱,二是瘦身。
12.jpg
▲这是妮达研究的新品之一,不放奶油的蘑菇汤,放软奶酪的菠菜饼。
想当初离开塔甘加的时候还担心的了不得,现在看来真是傻得很,这个地方样样都比塔甘加好——气候温暖宜人,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地盘,城里的花花万物总感觉眼睛不够使。妮达的调查研究工作确实做得很好,干了一件美事,她也一直保持着谦逊的作风,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起过”我说这里不错吧,你还不听。“之类让我颜面扫地的话,这点十分值得表扬。
13.jpg
▲博特罗广场上的肥仔
博特罗广场到处散落着巨大的青铜雕塑,有男人,有女人,还有马匹,清一色胖乎乎的。这些雕塑都是世界级艺术家博特罗的作品,他就出生在麦德林,这个广场自然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第一次见到博特罗的这种鲁本斯式的人物造型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应该是在喀他赫纳首次登陆哥伦比亚海岸的时候。掐指一算已经九个月过去了,再看看我们在南美洲的行程,不过区区一箭之地尔。
每逢周末,广场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大人们忙着在雕塑前摆造型,孩子们则在这些胖家伙身上爬来爬去,不亦乐乎。到了中午这些雕塑身上就几乎见不到小朋友了,太阳把它们烤得像商纣王发明的铜柱似的,小孩再懵懂也不想受那炮烙之刑。
14.jpg
▲这么可爱的马马小朋友都不来骑了
15.jpg
▲麦德林的背街小巷
16.jpg
▲北美印第安人?怎么跑到哥伦比亚来了?上次见到他们是在温尼伯,不过当时他们吹的好像不是秘鲁长笛。
17.jpg
▲以我们的名字命名的城市确实不一般,连购物商城都是一副很屌的样子。
18.jpg
▲有种在露天市场上购物的体验
19.jpg
▲弟娃儿你还要玩多久?该我了!
20.jpg
▲这里原是位于市中心的麦德林火车站,如今已风光不再,老迈的车头像座丰碑一样倔强地屹立在锈迹斑斑的铁轨上试图向世人证明它曾经的辉煌。
这套铁路系统建于19世纪70年代,曾是安蒂奥基亚省最重要的运输网络,先是负责到各个矿山拉黄金,后来拉咖啡,拉到本省各地。到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建大量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让这条铁路寿终正寝,毕竟这套铁路系统太过古老,在速度、成本,以及覆盖面上都比过公路运输。先前骑车来麦德林的时候,在大山上曾看见过一些铁路的残存遗迹,钢轨不见了,只有圆圆的巨大洞口还在等待满载的火车呼啸而过。
21.jpg
▲街边小吃就像这伞一样精彩纷呈
现在我们也可以网购了,这就是有个固定住所的好处。我们订购了两个轮胎 ,我和妮达的前胎都磨得差不多了。麦德林本来有个宝马专卖店,我们去问了,人家说这里的骑士只图跑得快,公路胎没人买,只卖街胎。没办法,只好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订购。
22.jpg
▲那些总在路上的神行太保们绑着这么一大坨硬邦邦的东西长途骑行怕是要磨成猴屁股吧
我的一个加热手把套松了,得到专卖店去紧一下,想着把轮胎也带去,顺便换了岂不好。从公寓楼到专卖店不过两公里,我感觉像是万里长征似的,后面绑两个轮胎骑起来太&#费劲了。那些纵横世界的摩友们很多都爱在后面绑一副备用胎,长年累月地带着这么大两个累赘跨越千山万水,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23.jpg
▲“探险版”,好厉害的油箱贴,宝马的意思是:瞧一瞧看一看哎,我跟你们新造了一辆更加笨重更不适合探险的越野车。
24.jpg
▲背得这么辛苦当然是我先换,妮达就先靠边站。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公园里的故事
0.jpg
我们在麦德林逗留的时间太长了,眼看着租房合同、旅游签证、车辆保险都要到期了。我们在哥伦比亚的旅游签证长达三个月,没想到时间竟过得这么快,真是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呐。
1.jpg
▲这是位于市中心的政府大楼,海关就在里面。
在哥伦比亚,续签旅游签证的地方叫DAS,行政部的意思;办理车辆许可证续签的地方叫Aduana,海关的意思;买车辆保险只能去一个叫Sura的公司,只有它才给进口车辆办理保险业务。而在麦德林,这些部门都不在一处,东一个西一个,我们花了好几天才搞定。现在人车可以合法地在哥伦比亚呆到四月底了,但保险我们并没有一下子买到四月底,而是按月购买,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太可能在这里呆到四月份。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我们这种人,究竟呆多久谁又说得清呢。
2.jpg
▲妮达和戴安娜在玩双人瑜伽
刚搬到麦德林没过两天,妮达就在公寓楼旁边的菜市场里遇到了一场不愉快的经历。那天她去菜市场想买点冷切肉,当然,她全程用的是西班牙语,没想到老板却用英语回复她。我的天啦!用英语耶!这让妮达暴跳如雷,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咒骂那个该死的卖肉佬。但凡看过我们游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进入拉丁美洲以来不论男女老幼谁不称赞妮达的西班牙语又地道,又准确,人家都以为她是西班牙人,这可是妮达同志一直引以为傲的光荣,哪会想到现在……唉!
为了弥补卖肉佬给她心灵上造成的伤害,妮达上了一趟沙发客。这个网站主要是为背包客们找地方住的,也可以在上面找愿意带你到处逛的本地人。妮达就在上面找到了一个,此人叫戴安娜,她愿意教妮达最地道的麦德林土话,另外她也希望跟妮达多练习练习英语。这俩人很快成了铁杆。不久戴安娜发现妮达竟然是个瑜伽迷妹,于是乎每逢周末俩人就会勾肩搭背去公园练习双人瑜伽。
3.jpg
▲严重警告:别一个人在家里做这个动作,人家可是瑜伽专业人员。
几个周以来妮达一直想拉我出去玩双人瑜伽,本人对瑜伽这个玩意儿毫无兴趣,尤其是双人瑜伽,对我来说简直和杂技一样难于上青天。不过在某个周末,本人倒是发过一次善心。
4.jpg
▲一个人玩才是主菜,双人瑜伽只能算是饭后甜点。
5.jpg
▲我可没有看起来那么开心
所谓双人瑜伽其实就是杂技和瑜伽的结合体。我玩的时间虽不长,但是我很快就搞清楚了他们为什么爱到公园里玩双人瑜伽,因为对于一个新手而言,这种杂技般高难度的动作很容易摔个狗吃屎,公园柔软的草坪可以降低偏体鳞伤的概率。当然那些高手就不屑于在草坪上软垫上玩了,他们喜欢在水泥地上玩,特别是那些高高手,更爱在高台绝壁上玩,唯有这样才能显出人家的功力。
6.jpg
▲我擦!这高级。
7.jpg
▲这也是一种炫耀
在麦德林交了几个朋友之后也就有了几分过日子的温馨感受,在租房合同到期时我俩都希望再续一段时间,只是在时间长短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奇怪的是这次妮达想要多住些时间,大概是想再租一个月。我虽说不想立刻走人,但一个月好像也太长了些,于是争执不下,最终相互妥协方才达成协议——两周后离开麦德林。我从没想过会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宅上六周时间,不错,这里真真是个好地方,只是我已经开始渴望车轮上的岁月了。
8.jpg
▲这是麦德林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员
一天早上,闲得无聊,去体验了一把麦德林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麦德林的公共交通系统除了地铁和公交车以外,还有个特别的东西——缆车,专为那些住在山坡上的市民准备的。由于坡陡,建的街道一般都很狭窄,且全是肘子弯,公交车行驶起来特别困难,这最后一公里就只能靠缆车接送,所以在麦德林有种特别的复合交通线路叫地铁缆车线,一共有三条。这种线路不像一般的大城市是地铁转乘公交车,而是地铁转乘缆车,很有意思吧。
9.jpg
▲在圣多明戈站搭乘“L”地铁缆车线
我们要去阿尔维公园,只需搭乘“L”线即可轻松到达。这种地铁加缆车式的公共交通网络不仅方便了本地人,也方便了远道而来的游客。阿尔维公园位于麦德林东部山顶,是由当地政府建立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里面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还有多条优质的徒步线路。
10.jpg
▲这个居然不算地铁缆车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部分,您说意不意外。
阿尔维公园内到处都有租自行车的地方,是由政府主办的,不要钱。我们签了个合约就获得了骑着两轮逛公园的乐趣,真是太好了。俗话说乐极生悲,此言不谬。
妮达这个人极怪,一说到骑摩托车就非得戴专业头盔,简直成了她的信仰,一旦爬到自行车上就把信仰扔到九霄云外了。我们画过押的那张租赁合约上有这么一条:戴头盔。路上经过一个自行车租赁点时,不知道妮达为什么要停下来,结果被值班大哥逮个正着,没收了她的自行车,还顺便教了我们一个西班牙语单词:Multa。经查证,这个词的意思是:罚款。
看来这免费大餐有钓钩啊?你们挣钱也太下三滥了吧!我们正在唉声叹气,刚好一个导游带着一队人马经过,他们要去一个能俯瞰全城的景点。我们装着跟导游聊天混了进去,偷偷摸摸离开了租赁点。那个大哥也好像把我们给忘了,没有任何反应。我们暗自庆幸。
11.jpg
▲那不是普比利托-帕萨吗!我们曾爬到山顶上俯瞰过全城。现在我们爬到了更高的地方。
跟着他们走了15分钟就到了那个景点,只是城市上空乌烟瘴气,虽能一览全城,却朦朦胧胧,不尽如人意。上面那张照片似乎挺通透,或许有心人已经看出来了,P过的。
看完全城风光回来,路过那个租车点,我们突然良心发现,决定去把罚款交了,将自行车取出来骑回去。没想到那位大哥晃着一根手指说:“我们不要钱,五日之内你们也别想再租到车。”我们只好靠两条腿灰溜溜地走回坐缆车转地铁的地方,见一起俯瞰全城后成为朋友的几个本地人也在那儿,颇为尴尬,就把“罚款”的故事说与他们听。本想得到些安慰,没想到他们笑了!
12.jpg
▲一起俯瞰全城时交的几个哥伦比亚新朋友
逛完景点回来的路上他们教了我们不少哥伦比亚国骂,作为回报,我们也教了几个英语世界里膈应人的常用词汇。坐缆车的时候闲得慌,打算帮他们温习温习,他们显得很不积极,说是没啥意思。这么有意思的东西怎么会没意思呢?莫名其妙!
13.jpg
▲回到山沟里
当初坐铁老鼠漂洋过海来南美洲的时候听同行的一个美国人说过,这拉丁美洲的啤酒不管什么牌子都不好喝,淡而无味,想必都是一个公司生产的吧。他说得对,但凡从墨西哥一路南下的人都深有体会。在塔甘加的时候别人介绍了一款叫阿波斯托尔的啤酒,味道真是好极了,一下子推翻了我们对拉丁美洲无好酒的印象。尤其是他们那种颜色比较深的啤酒特别讨人喜欢,味道很像记忆中的英国啤酒。没想到这款啤酒的老家就在麦德林,当妮达打听到他们有推出啤酒厂之旅时欣喜若狂,扬言势必要抓住最后这几天时间整点美味啤酒喝上一口,唯有这样才算不虚此行。
14.jpg
▲是是是,你们酒厂的历史很悠久,那我们啥时候开喝吖?!?
15.jpg
▲是是是,不同的啤酒要用不同的倒酒角度才能把味道激发出来,关键是啥时候开喝,大哥?!?
这一趟可谓获益匪浅,搞清楚了拉丁美洲之所以啤酒不普及的原因。要想酿造出颜色更深、味道更纯的高品质啤酒,粮食很关键,必需生长期长达一年的谷物方使得。这样的粮食拉美地区似乎不大盛产,据厂方人员介绍,他们全是从德国进口的,包括啤酒花之类的辅料在内。还有酿造设备也全都来自德国,甚至连导游的名字也是德国式的,叫“汉斯罗德里格斯冈萨雷斯……”,憋死我了。
16.jpg
▲哇塞!流光溢彩啊!
说到设备我还真的被那些酒罐给迷住了,黄灿灿地泛着光,像是塑了金身一般。我故意走在最后,用相机噼里啪啦照了好些相片。我对酒罐的过分热情引起了保安的注意,他一直紧跟着我,生怕我是抱着钵盂闯进瓷器店为师傅化斋的孙猴子,毛手毛脚的,把他们那些漂亮且珍贵的坛坛罐罐给碎了。
17.jpg
▲我的心肝儿
已经好久没和摩托车亲近了, 麦德林的悠闲时光也将走到尽头,下一篇游记将继续讲述车轮上的故事。

发表于 2018-10-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这样呢?突然就没有下文了,这不是要人命么!

点评

怎么会没下文呢,只不过有时候可能会慢一些罢了。  发表于 2018-10-8 17: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如履薄冰
对于我来说今天是个在鸡蛋上跳舞的日子。
自进入拉美地区以来,大大小小的事务,不管是组织、沟通,还是领骑,基本上都是妮达在做,所以当她说想在麦德林再住几天的时候我也认为合情合理,跟我比,人家确实需要多休息休息。
我心里清楚得很,这次急着要走的人是我,在把我们的生活重新打包塞进只有120升的边箱尾箱的时候,我处处抢着干,指望妮达能心平气和,指望今天能顺顺利利,万事大吉。我小心翼翼地征求妮达的意见,希望她能明白我的苦心,放手让我去打理今天的一切事务,这样她就可以轻松一天,也让我过一回领导的瘾。
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人世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0.jpg
▲今天的行程只有这么一点点
在停车场里捆扎好行李之后一按点火开关,只听见“呼哧呼哧”喘了几口就没动静了……电瓶挂了。照理说不应该呀,才一周没动而已。电瓶可是崭新的,去年九月份才在危地马拉换的。我怀疑应该是电路问题,很可能短路了,当初换电瓶的时候拆接了好多小玩意儿。我取下坐垫一看头就大了,一团乱麻似的电线在各个接头间往来穿梭,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没时间去慢慢检查了,先弄套电瓶线来利用妮达的电瓶整燃再说。我在捣鼓车,忙不过来,就叫妮达去问问,看看我们住的这个小区里有没有。没想到半小时后回来跟我说:“小区里找不到,门卫说附近有个租车的地方,我去问了,没有。租车的人说沿着这条街走两个街区有家摩托车店,我又去问了,人家说有,但不卖,也不外借,看来只好推过去了。”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妮达有点冒烟了,让她过一天安逸日子的承诺正在崩塌,我踩在上面跳舞的鸡蛋开始出现了裂缝。

1.jpg
妮达:“他说要让我轻松一天,结果我现在东奔西走给他找电瓶线……”
修理工:“他就是个傻帽。”
我们推着堆满行李的摩托在车流中穿梭,费老大劲方才到了摩托车店,在修理工的妙手之下很快就搞定了。只是我对满车的电子设备开始不大信任了,总觉得不带一套电瓶线在身边就没有安全感。在萨尔瓦多的时候在路上就出现过EWS问题,当时就是因为没有电瓶线急得我冒汗,现在又有这个隐患,我确实需要加强安全保障心里才踏实。妮达不以为然,觉得在电瓶线上浪费时间不值当,她只想赶快走人。
2.jpg
▲妮达:“我跟他说现在我们必须得走了,他却要找什么摩托车专用电瓶线……”
店老板:“他就是个傻帽。”
麦德林的汽车店多得不可胜数,他们都有卖电瓶线,只是都是那种重磅型的,夹子又厚又大,电线又粗又长,差不多20斤重,都可以拿去给坦克救援了。妮达的西班牙语比我好,我就让她去附近问问,看看有没有摩托车用的轻量级电瓶线。她去了大概45分钟后回来说:“我问了20家店,没有一家卖什么轻量级的电瓶线,我%&仙人板板哟就买套坦克用的可以不?!”
我已经把她这一天美好的心情给整得稀巴烂了,后果是什么我清楚得很,赶紧买了套坦克车用的走人。
这一套电瓶线加上去减震一下子就垮掉了一大截,就像我此刻的士气一样。
3.jpg
▲我们在瓜塔佩住的旅社
瓜塔佩其实不远,就在麦德林以东85公里的地方,本来很快就能到,没想到出门就遇到大堵,仅出城就花了一个多小时。一般遇到堵车我们都会用对讲机商讨怎么绕过那些巨大的公交车,怎么从停着不动的小车中间挤过去,互相提醒突然从你前面窜出来的行人。这次气氛有点凝重,一路上耳机里传来的全是排山倒海的爆炸声。直到离开麦德林,上了城外可以自由飞翔且蜿蜒起伏的公路时,我们俩的交流才又回到正轨。
我很了解我的老婆,再大的怨气只要把她带到弯弯绕的路上就会云开雾散,心情大爽。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效果不错,应该不至于晚上被她用那根粗壮的电瓶线套住脖子挂在房梁上。
4.jpg
▲在这样的美景里我们的摩托车肯定能睡个好觉
我们住的是一家小旅馆,小虽小,环境相当不错,离瓜塔佩很近,走五分钟就到了。瓜塔佩建在湖边,那个湖其实是个大型水电站,周围都是高山,人烟稀少,很静谧,离开麦德林时的不快此刻也都烟消云散了。
5.jpg
▲在这样的美景里我们同样也能睡个好觉
6.jpg
▲经过了一天的冷战之后我从这两条狗身上找到了重归于好的办法
这山上要比麦德林冷多了,晚上我俩盖着几张毛毯还冻得瑟瑟发抖,竖着四只耳朵听窗外的雨唏哩哗啦直下了一夜。听说这个地方天天夜里都会下雨,看来我们得重新适应这种全新的天气形势,出行计划也得作相应的修改。
第二天日出三竿才起床,太阳早把昨夜的寒冷和湿气一扫而光。我们沿着山坡走进瓜塔佩,打算领略领略这个靠湖而居的小城的魅力。
宜人的天气和安静的环境让妮达的心情大好,幸亏我选了个好地方,要不然昨晚肯定是场噩梦。
7.jpg
▲街道像孩子们用五彩笔涂过一般
8.jpg

街上也有些游客在溜达,不过看上去好像基本上都是麦德林来的。主要是这里离麦德林很近,是大城市里的人理想的周末散心之地。
9.jpg
▲肩上的毛巾是干嘛的?
拉丁美洲的老人都爱在肩上搭一条毛巾,我很好奇,究竟是为了用着方便呢,还是只为了好看,有机会倒要问个明白。
10.jpg
▲鹅卵石街道上骑着马聊天的人
11.jpg
▲世界杯之梦绚烂无比
12.jpg
▲所有房子都像是孩子们用彩笔涂鸦的杰作,这是我喜欢这座小城的原因。
13.jpg
▲孩子们连三蹦子都不放过
14.jpg
▲这位看起来挺和蔼,要是搭毛巾的话倒是可以问问。
15.jpg
▲妮达去菜市场买了些菜准备晚上在旅店里做饭
16.jpg
▲用我们喜欢的哥伦比亚啤酒庆祝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路上
17.jpg
▲远处那坨拔地而起的巨石就是我们明天的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爬陨石
0.jpg
今天打算去爬远处那坨大石头。听旅馆老板说,此去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近道,从瓜塔佩穿过去的话只有两三公里;另一条是从山谷里绕过去,大约10公里,全是土路,沿途风景秀丽,要么在绿油油的农场里漫步,要么在青幽幽的松林间穿行。我们毫不犹豫地选了第二条。
1.jpg

2.jpg
▲路边漂亮的农场
3.jpg
▲才转过角,巨石赫然屹立于眼前。
这坨石头高达220米,孤零零地立在地上,方圆数里都能瞧见,是这一带的地标。由于它的长相和尺寸都显得独一无二,当地人也不知其来历,就混说是落在地球上的陨石。这周围既无火山,此石又如此完整,据我看来也必是天外之物无疑。我之所以这么断定还有个私心,将来回家去跟朋友们吹牛时说曾经在哥伦比亚中部爬过一坨外太空来的巨无霸岂不很有面子。
4.jpg
▲有没有想起《第三类接触》
平常在这周围走耍的时候从不同角度看过这坨石头,其实背后有两个巨大的字母“GI“。写游记的时候我翻了一下拍的照片,居然没有把两个字母给拍下来,只好靠红口白牙给大家说说其来历。
话说当初发现这坨宝贝之后,瓜塔佩政府就派人爬到石壁上写自己的名字。这瓜塔佩前两个字母是GU,刚写到U,还只写了半边呢,隔壁镇的人就把他们赶走了,说这是他们的地盘,这坨东西应该属于他们的。你可能会想,都这么长时间了他们肯定早就把那一个半字母擦掉了,怎么会还在呢?你要是这么较真的话这个典故算我白讲。
5.jpg
▲我靠,这么高!又被妮达骗了。
6.jpg
▲他们在半道上放了个圣母玛利亚,让大家可以拜一拜,祈求女神赐予力量。
7.jpg
▲▲利用喘气儿的机会看看风景
8.jpg
▲到山顶总共625梯,每隔25梯有个数据,可以用来记录你的战绩,也可以用来记录你的狼狈。
小时候经常半夜三经躲在被窝里听收音机,父母从未发现,以为我在睡觉呢。我爱听一些像《魅影奇侠》《阴阳魔界》这类广播剧。时间太久,具体名字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其中有部剧里头的主角钻进了一个又高又黑的塔楼,沿着螺旋型的楼梯往上爬。他患有幽闭恐惧症,为了缓解症状,就一边爬一边数楼梯的梯步。下来的时候也如法炮制,结果数到超过上去时的总数的时候还没到底,吓得他腿肚子都在转筋儿。
这事儿先前已经说过了,只是每次一爬楼梯就忍不住想起那个广播节目,尤其是看到梯步上的数字的时候,剧里的东西就更生动形象了,就像打开了记忆之门一样,连埋在犄角旮旯里的东西都跑出来了。
我还有个遭活埋的故事,就像和木乃伊有关的传说中经常出现的情节一样,非常刺激,不过这次就不讲了,等找个机会再好好唠唠。
9.jpg
▲好了,我们来看看瞎忙了半天是个什么结果。
10.jpg
▲哎呦,不错哦!我尤其喜欢石头在地上投下的巨大身影。
细看那些小岛,发现那一抹抹绿色并没有与水面紧密相连,不知什么原因,近来水位下降了7米,原先水中的棕褐色泥土露了出来,像系了一条丝带,将碧水青山一分为二,从高处看下去非常漂亮。但此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走进了反而不好了,那一根根胡乱插在泥里的残枝,还有失去泥土的保护暴露在外的树根,像垂死挣扎的人奋力伸向空中的手,实在毫无美感可言。不过水库之大还是超乎了我的想象,青青的岛,绿绿的水,交织着从巨石周围蔓延开去,漫过瓜塔佩,伸向更遥远的天际。
11.jpg
▲在最佳的位置看最好的风景
12.jpg
▲安第斯神鹰是哥伦比亚的神兽,他们的国徽上头就有它。
13.jpg
▲这些楼梯显得杂乱无章且毫无意义,让我想起了埃舍尔的画儿。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魂牵波哥大
0.jpg
在麦德林蛰伏了6周之多,从刚出来活动了几天,要想从新跟上旅行节奏确实不大现实,这点我们也早有心理准备。
1.jpg
▲安蒂奥基亚省的盘山公路
2.jpg
▲没了厨房又只能吃路边摊了
在哥伦比亚,每逢休息,在饮食方面我都控制得不错,吃得很健康,减了不少肥,这得归功于妮达饭做得好。现在又上路了,我有点担心体重反弹。我这人缺乏意志力,在路边餐馆吃饭的时候,见到菜单上那些油腻腻、甜蜜蜜的菜肴就管不住嘴。
3.jpg
▲遭遇严重堵车
从高耸入云的麦德林出发,一路下坡,随着海拔的急速下降温度飙升至30多度。行至马格达莱纳河边,由于桥面施工,车辆堵了几公里。我们骑到双黄线上奋力向前,边箱都几乎贴到了对面车道的卡车上。一辆18轮的大卡车也不甘示弱,使劲儿挤,差点把妮达挂翻。我们发现干不过那些庞然大物,就赶紧跑到了对面的人行道上,毕竟被人撞要比被车撞安全得多,况且与人对抗我们还有重量上的优势。
4.jpg
▲终于钻到了前头,几百辆摩托车撒着欢儿地冲过大桥。
5.jpg
▲在翁达找旅馆
翁达这座城被一条河流一分二,河上供车辆通行的桥至少有四座,供行人通行的桥有两三座,素有“桥都”之美誉。我们来得不巧,有一半的桥在维修,维修期间单边放行。我们在到处找旅馆的过程中被这些单行道搞得晕头转向,简直是一场噩梦。
6.jpg
▲妮达的摩托车都转蒙圈了
第二天早上,在走之前我们抓紧时间到处逛了逛。这座城市不算大,今天又都在上班,街上显得冷冷清清,一副萧条的样子。
7.jpg
▲在凉爽的清晨散散步还是很惬意的
8.jpg
▲这座城市和 Honda 同名,不过在街上见到的两轮车都不是本田的。
9.jpg
▲小巷里的爱国情怀
10.jpg
▲翁达城里最为热闹繁华的地方就是市场,我们在这里采买了一些路上要用的东西。
11.jpg
▲路上自拍一张,可惜忘了嘟嘴。
最近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讨论要不要去波哥大。其实去不去我都无所谓,那里没有我想看的东西,而且我还听说交通拥堵到无以复加。麦德林就够堵的了,它的人口比麦德林还多四倍,近800百万,想想都害怕。妮达不知道从哪里听来消息,说其老城区挺漂亮,想去的砝码就加重了些。和往常一样,讨论来讨论去,等到要离开翁达了才最终决定要一头栽进波哥大的滚滚车流中。
12.jpg
▲别误会,这不是在秀什么世界名牌头盔,只是想给大家展示一下今天中午我们吃了些什么。
13.jpg
▲妮达调整了她维护链条的时间
每天的骑行结束之后我们两个都觉得很累,除了吃和睡啥都不想干。妮达有个习惯,每次骑行结束后都要给她的链条上油,时间一长她就有点吃不消了。俗话说懒则思变,她决定就从维护链条的习惯改起,充分利用路上的空闲时间,比如吃午饭的时候等上菜的时间,比如加油的时候等我的时间。经此改革之后,现在她的链条润滑得相当不错,骑行的时候我经常得观察后视镜,看看她有没有走丢。以前根本用不着这样,只需用耳朵听链条发出的嘎吱嘎吱声儿就了然了。
不仅妮达维护链条的习惯变了,连天气也跟着变了。翁达的海拔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只有200米,等到了波哥大境内,海拔已狂飙至2600米,温度从三十几度垮到十来度,短短几小时之内我们就从蒸笼爬进了冰箱。骑行在波哥大周围的群山之上如入云端,到处烟雾缭绕,竟像登仙了一般。
可能是老天爷觉得还不够冷,又劈头盖脸赠送了我们一场暴雨。我们冒着瓢泼大雨在滚滚车流中奋勇拼搏,骑过全是居民楼的郊区,又骑过极具现代气息的核心区,走了25公里,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最后终于到了让妮达魂牵梦绕的、散发着历史味道的老城区——坎德拉里亚。此时云开雾散,雨过天晴,不是老天爷爱开玩笑,有些事本来就这么神奇。
14.jpg
▲听说波哥大危险得很,妮达去找旅馆后我就负责看守摩托车,要是那些好奇的小学生敢过来我就(⊙o⊙)…
15.jpg
午后一场阵雨又把我们堵在了旅馆里P15
16.jpg
▲爆料:这次出来妮达已经看了50本书了,这是她在休息期间最爱干的事。
17.jpg
▲妮达左边上铺那个女孩一直在不停地说梦话,好像说的东西很重要,可惜我听不懂瑞典语。
一般住店的时候我们要的都是单人间,两个人住很划算。可惜这回来得不巧,单人间没了,只好挤宿舍一样的多人间。由于来得晚,还被分到了上铺,那可是最容易讨人嫌的床位,我就差点被吐沫星子淹没了。
从小攀爬就不是我的强项,差点把床拉翻了才爬了上去。好容易爬上去了却睡不着,辗转反侧,把床摇得嘎吱嘎吱响。好容易睡着了半夜三更还尿急,上上下下一通折腾之后只听见黑暗中一片“啧啧啧”的厌烦之声。不好意思了,睡在下铺的兄弟姐妹们,早餐我请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3-28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