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长征人)

红色旅游------夹金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36.44 KB)
2011-3-9 14:52


过达维不远,到两河口,这是个惊人的地方,三五年六月廾五日,毛泽东,张闻天等人赶三里外迎接经茂县赶来的张国涛.两河口会议决定:北上甘肃,赤化川陕甘.制定松潘战役计划,击败胡宗南,控制松潘地区,打通北上通道.
就在这里,张和中央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廾九日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张为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委员,下达北进的(松潘战役计划).

七月十日毛、周、朱、致电张国涛带部分路北上.勿在延迟.
八月廾九日,李先念、程世才指挥卅军和第四军一部,三天激战,毙伤俘敌五千余人,北上之门由此完全打开.
此时中央红军不足一万,四方面军八万之众,有重武器.在两河口会议上批评四方面军一些不该批评的事(略去)、还有前进报上激烈的言辞,为分裂点燃了导火索.从此张再不听中央命,拥兵自重,惊心动魄的事情以后发生了.
两河口,一个很有点巧合性的地名。它的得名,据说是来自于小镇旁两条小河,一条是汇北面大雪山梦笔山上流下的雪水而成河的梦笔河,一条是汇东面大雪山虹桥山上流下的雪水而成河的虹桥河。这两条奔流而下的溪水交汇处,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绿洲,两河口小镇就坐落在这盛开着满地野花的绿洲上。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的会合地点,就在这双溪并流的两河口。

nEO_IMG_照片 058.jpg (90.51 KB)


下载次数:1
2011-3-9 14:52




nEO_IMG_nEO_IMG_照片 313.jpg (98.45 KB)


下载次数:1
2011-3-9 23:14




nEO_IMG_nEO_IMG_照片 337.jpg (71.96 KB)


下载次数:0
2011-3-9 23:20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80.59 KB)
2011-3-9 14:59


下载 (90.03 KB)
2011-3-9 14:59


下载 (62.67 KB)
2011-3-9 14:59


晚宿小金,城中有河水流过,楼房依山而建,多为藏搂,五颜六色,飘亮夺目.在城中广场上(红军会师广场),藏、汉居民妇女在跳集体舞,黑压压一片,歌声悦耳动听,舞者动如惊鸿,行若游龙,我甚感惊奇:在这偏远而神秘、童话般的小城里,竟有如此的文明欢乐.找了一家摩托修理店,孙大夫买了个新头盔.这是我苦劝的结果:在贵卅少数民族地区孙大夫头盔已摔破,带着破头盔一直到此(这段流血事故另作专题报道).第二天早起,在会师广场留影.慢慢驶出县城,恋恋不舍,心事重重地离去,并留下了两张小金县城风貌图.小金,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我们永远记着你.以后有机会再来看你!
下载 (84.65 KB)
2011-4-16 13:06


下载 (253.04 KB)
2011-4-16 13:07


下载 (110.71 KB)
2011-4-16 13:07


         
美丽的小金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13.74 KB)
2011-4-7 21:05


下载 (79.9 KB)
2011-4-7 21:05


下载 (61.07 KB)
2011-4-7 21:05


下载 (84.07 KB)
2011-4-7 21:05


下载 (92.36 KB)
2011-4-7 21:05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征人) 于 2011-4-14 20:55 编辑

下载 (95.3 KB)
2011-3-11 17:13


下载 (105.6 KB)
卓可基
2011-3-11 17:09


卓可基,毛泽东曾在一土司官寨中住过.解放后毛在北京会见过这位开明土司

        
下载 (112.92 KB)
2011-4-7 21:13


下载 (89.12 KB)
2011-4-7 21:13


下载 (133.37 KB)
2011-4-7 21:13


下载 (132.03 KB)
2011-4-7 21:13


下载 (105.74 KB)
2011-4-7 21:13


卓克基,是中央红军向北通往毛儿盖、包座方向的“丁”字路口,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和总指挥徐向前指示在这里设了一个大粮站,把小麦磨成炒面,青梨做成糌粑,玉米磨成粉,还储集了洋芋(土豆)、萝卜、白菜和南瓜等蔬菜,凡是从这里路过的部队都得到了补充。中央机关和总部也走这条路,因为他们不能像部队那样可以自己筹些粮食,所以,粮站按每人30斤粮食给予重点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草地没几天,所带的粮食就吃光了。沿途倒下的红军战士,绝大多数是因饥饿而倒地再也难以起来。有的是两个战士摞在一起倒下的,上面的战士紧紧搂着下面战士的脖子,下面的战士用双手还紧紧托着上面战士的身体,这显然是下面的战士背着已经昏迷过去的战友,而后自己也倒下了;有的侧卧在泥水中,手里攥着的几十粒青稞已经送到嘴边,这是他舍不得吃的最后一口粮食,现在准备应急吃下,但为时已晚,他连放到嘴边的最后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扑倒在泥水中;有的赤身
像是沉睡在路旁,身边却叠放着脱下的衣物,泥地上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送给缺衣的战友。从此经过的红军指战员无不脱帽致哀,都明白这位好战友的生前心愿,把衣服披在烈士的身上,安葬入土。

100_0677.JPG (45.91 KB)


下载次数:0
2011-4-7 21:23




100_0711.JPG (80.9 KB)


下载次数:0
2011-4-7 21:23




100_0841.JPG (42.37 KB)


下载次数:0
2011-4-7 21:23




100_0844.JPG (46.14 KB)


下载次数:0
2011-4-7 21:23




100_0846.JPG (38.45 KB)


下载次数:0
2011-4-7 21:23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红军指战员牺牲最高的墓地.
下载 (166.34 KB)
2011-4-8 09:08



这是第三次随孙大夫到此.第一次孙让我们给墓殚低头致哀,顿时心情沉重、阵阵悲痛袭耒:英年为国捐躯,几十年后进山游客发现,才得以立碑,让我辈来吊言."年少征战何惧险,高山深谷尸骨寒;老毋妻儿翘首盼,经幡边月入云端."第二次来时在碑前悼念良久,心想我还会来给你扫墓的!今有临此,感慨万千:"男儿征战几人还......"

下载 (159.75 KB)
2011-4-8 09:07



一望无际的红原大草原,牛羊悠闲的吃草.

下载 (91.71 KB)
2011-4-8 09:07


下载 (112.53 KB)
2011-4-8 09:07


离红原县城不远,路中间出现哨卡,十几个军人荷枪实弹,路边的沙包里有机枪.孙大夫一闪而过,我一分神,车速稍减,被军人拦住,问明去向,查了身份证后说:"注意安全!"到红原商店买东西时,问外地来作生意的汉人老板,这儿安全不?前年来时没见检查.老板言道:"军人很多,坏人不敢乱来,请放心."这才想到,去年这儿也曾是动乱区.
下载 (137.52 KB)
2011-4-8 09:07


下载 (90.88 KB)
2011-4-8 09:07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红原标记建筑前留影.

nEO_IMG_照片 075.jpg (109.62 KB)


下载次数:0
2011-3-12 14:00




nEO_IMG_照片 076.jpg (87.37 KB)


下载次数:0
2011-3-12 14:01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04.59 KB)
2011-3-12 14:09


一藏族牧民开着车停在路边,言他是当地人,让我给他拍照.并留下地址,让把照片寄过去.望着他脖子上粗大的金项练,我感觉到,这是新一代的富起来的藏牧民.

nEO_IMG_照片 084.jpg (126.96 KB)


下载次数:0
2011-3-12 14: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45.48 KB)
2011-3-12 14:13


巴西会议旧址,是在班佑寺.寺院已倒塌,现存这半堵红墙.半世纪前惊心动魄一幕幕在此演出:中央红军命系一线......

nEO_IMG_照片 087.jpg (146.19 KB)


下载次数:0
2011-3-12 14: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18.14 KB)
2011-4-2 21:44

下载 (103.61 KB)
2011-4-2 21:46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首次聚会此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22.53 KB)
2011-4-2 21:49


向北约百多公里,沿河流直达腊子口.向前走路况愈差,成羊肠小道,岔路多,无人可问路,走错了路,多跑了十多公里,在山沟里遇见在地里干活的农民,给我俩指了路.一路人烟稀少,中途看见河对岸有几户人家,等车驶出南北从川入甘的通道后,发现路边一路标指向身后,上写"俄界会议会址",这才明白,路上有人家的地方可能是",.俄界".
俄界,位于川甘两省交界处,是一个很小的村庄,即现今的甘肃省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俄界进行。到会的政治局成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凯丰、刘少奇、邓发。此外,参加会议的还有蔡树藩、叶剑英、林伯渠、杨尚昆、李维汉、李德,还有红1军团的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红3军团的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纯青,共21人。
会议只是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揭露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错误,号召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张国焘的错误作坚决斗争。

会议同时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北上的红军到了这时已经不好再用原来的部队番号,决定将红1、红3军团和军委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并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负责军事指挥的5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成立了以李德为主任,叶剑英、蔡树藩、李维汉为委员的编制委员会,主持部队的整顿编制工作;会议还决定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说明战略方针和迅速行动的必要性。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15.02 KB)
2011-4-2 21:53

甘肃迭部县腊子口乡政府北7公里处,是举世闻名的革命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腊子口是甘川古道和当今岷代公路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
峡谷四周遍山苍翠,古树参天,清澈见底的腊子河水,波光粼粼。隘口高峻的悬崖绝壁巍然对峙,似一扇不可逾越的天门。


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口宽约30米,周围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向上延伸...

1935年9月13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1方面军第1、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由俄界出发,沿白龙江东岸。爬高山,穿密林,歼灭了一些敌人堵击部队,于17日到达岷山脚下的腊子口。

  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口宽约30米,周围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向上延伸,两边绝壁峭立。山中一道河水急流而下,隘口处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横跨于两岸陡壁之上,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蒋介石在岷县、腊子口地区配置了两个师,妄图凭借天险挡住红军的出路。鲁大昌两个营的兵力驻守在腊子口,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他们在桥头和山崖上构筑了碉堡,形成了交叉的火力网。

  毛泽东清楚地知道,腊子口再险,红军也要攻下来,否则就得重回草地去。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没有挡住红军的前进,雪山草地红军都走过来了。毛泽东果断地下达了“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

  9月17日下午,红1军2师4团向腊子口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可是由于地形不利,兵力无法展开,从下午攻到半夜,连续冲锋十几次都没有成功。在半夜时分,部队暂停进攻,重新研究作战方案。根握新侦察到的情况和战士们的建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政委杨成武率领第6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如果偷袭不成就连续发动进攻,达到疲劳敌人,消耗敌人弹药,造成敌人恐慌的目的。另一路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1、第2连,悄悄地迂回到腊子口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摸到敌人后面去。

  战斗再次打响了,正当正面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刻,迂回部队已摸到腊子口右侧峭壁下。一个苗族战士手持带铁钩的长杆,顺着陡壁最先爬了上去,然后将事先接好的绑腿缠在树干上放下来,后来的战士拉着绑腿一个接一个地全部上去。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吓得敌人魂飞魄散,扔下枪支仓惶逃命。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13.66 KB)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2011-4-2 21:57

下载 (113.66 KB)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2011-4-2 22:05

下载 (96.48 KB)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2011-4-2 22:06


下午达腊子口.头顶乌云,紧翻岷山(铁尺梁).到半山腰,倾盆大雨,眼睛睁不开,视线模糊,新修的路又全成了坑,无法避开,加之寒冷无比,把人冻的直打战.坚持到岷县住宿.老板递上热茶,两手发抖无法接住.......

党中央率陕甘支队通过腊子口后,9月20日,进占甘南的哈达铺。至此,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112.66 KB)
2011-4-2 22:15



这是从岷县到甘南途中所拍,一直到宁夏固原,陕北吴旗数千公里全是这一个景色:黄土高坡和不高的麦苗.

nEO_IMG_照片 100.jpg (99.6 KB)


下载次数:0
2011-4-2 22:17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87.65 KB)
2011-4-2 22:19

下载 (90.27 KB)
2011-4-2 22:20


会宁 位于甘肃省中部.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

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塔内还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岗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杨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会宁县大墩梁和慢牛坡还修建有红军长征

纪念塔很美观、雄伟、三座塔合抱而成,寓意深刻,改革开放有钱了,建塔了.围着塔左转右看,看不够,不让上塔,有点遗憾!

nEO_IMG_照片 101.jpg (107.17 KB)


下载次数:0
2011-4-2 22: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4-27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