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54|回复: 26

有兴趣的进来讨论--中国如今摩托制造技术水平,才达到国外八几年的水平?同级排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如今摩托制造技术水平,才达到小日本八几年的水平?(同级排量)
   关注我们国产摩托车的发展什么品牌,什么125,150,250,系列的,关注我们发展的摩托车改变,有好车出这个是好事,我不是一个搞摩托车专业的,可是我特别希望别人说一些坏的话,为什么呢?这样就可以评价出我们国产车一些不足的地方, 便于我们改进,要多从我们的竞争对手,要多从我们的作战对象,那个地方去学习,就是向对手去学,向历史去学,向教训去学,不要老听那些好话,好话,人家表扬你的,那个东西是放在这儿了,那证明我们已经做到了,就满足了。对不对,就看看我这个成功的东西,怎么跟日本比?我们没有制造直列4缸的经验,这是国内的空白,历史上没有,我们这些年也没有,怎么办呢,那么我们向小日本学,以后我们也要独立制造的,对不对啊,所以这方面,我就感觉,要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我也没有说过小日本的摩托车,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dg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回来,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现在是言论自由的世界,国产摩托企业也非常欢迎一些挑刺,一些批评,一些不同的的声音啊,它的出现,便于我们国产摩托企业和有关部门去思考,看那些地方我们发展,还有没想到的,还有尽量地把它更加完善,让发动机系统更加的优化组合一些。对这些方面,国产逐渐逐渐要更改好。
  国产的制造业就是反应在它的发动机建造方面,国内现在的水平,大概相当于小日本的80年代2气门风冷的水平,跟4缸的CBR四缸250比那是天壤之别,我们发展4缸的发动机,就要在这个基础上琢磨着自己去研发,我们合资的黄龙也开始批量生产了,可是说到底技术完全不是我们的。
  制造出一辆好车,它是一个国家的整个的配套能力,对大项目的管理能力,它的工业制造能力,它的电子信息产业,这样的一个整合能力,现在国产的制造业的差距,也有国人素质的原因等等…在这方面和小日本比,这个差距太远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赶上来的。希望国产再努力吧。
以上是我个人的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
小日本1983年生产的CBR四缸250,现在经常在街上看到它的身影,声音还是一样的迷人。
生产年份:1986年

排气量:249CC

水冷 4 冲程并列 4 汽缸 DOHC 16 汽门

马力:45匹

刹车碟:前2/后1

轮圈:3幅式

坐高:735MM


-CBR250RMC17
在CBR250后加上一个“R”意思为MC14的强化版,椅坐改为高低坐,车身改为全包式,改用肺活量更大的排气管,保留MC14的发动机,其他大同小异

型号为:MC17

生产年份:1987年

水冷 4 冲程并列 4 汽缸 DOHC 16 汽门

排气量:249CC

马力:45匹

刹车碟:前2/后1

轮圈:3幅式

坐高:735MM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CBR250RMC19
这一次是比较大的一次改动,发动机也换了,车板也是全包的,不过就是没有MC17包得那么密,露出车架跟两边的一点发动机,可能是本田的试计师明白到象MC17那样的包法太封闭了吧,在开慢车或闹在市里开散热不良吧。前制动改为单碟刹,不过直径比以前的要大。前大灯改为双圆大灯。车架改为“锄头”式。车把更底、更有赛车味道。后转向改为外置式。

型号为:MC19

生产年份:1988年-1989年

排气量:249CC

水冷 4 冲程并列 4 汽缸 DOHC 16 汽门

马力:45匹

刹车碟:前1/后1

轮圈:3幅式

坐高:745MM


-CBR250RRMC22
有加了个R意思更加强化它的赛车主张。前制动改回双碟,车架改变,其实除了发动机之外全部都改了,MC22跟MC19看起来很相似不过就只有发动机一样,其余没有一个部件可以通用。1992年日本马力有一次限制,250CC的马力降为40匹。

型号:MC22

生产年份:1990--1998

缸型: 水冷 4 冲程并列 4 汽缸 DOHC 16 汽门

囗径X冲程 :48.5 X 33.8mm

排气量: 249c.c.

马力:40匹

钮力:23。5Nm

压缩比 :11.5 : 1

燃油供应 :4 具化油

器点火方式: C.D.I.起动方式

挡位: 6 前速

离合:湿式多片离合器

坐高:735MM

轴距:1345MM

轮胎:(前) 110/70R 17

(後) 140/60R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由于工作关系,我要到车管所服务窗口去顶班。

忙完一天,有所收获,说说我本人对之后机动车形势的理解:

重点说说“小汽车6年免检”这个话题,丑话说在前,这个政策,绝对是对摩托车不利的,但广大私家车车主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汽车6年免检”,实则就是2010年9月以后登记的小型客车(注:5座以下,即M1类轻型客车),头6年是免检的,但是——6年以后,就一年一检了。6年免检,只是头6年“不用上检测线”,机动车行驶证上的有效日期还是2年,新车入手上牌之后两年,车主还是得到车管所报到,不用安全检测及环保废气检测,直接买保险车船税什么的签章(行驶证有效期往后推两年)就行了。这就是头6年里面,也就是节省了两次上线检测的费用,几百元钱,车可以不开到车管所检测站,但节省不了什么时间,因为你签章还是得预约、预约以后你还得在各个窗口排队。

6年以后一年一检,这是什么意思?这对比起原来小汽车在头8年每两年一审,次数没减少,也就是说6年的私家车,已经和货车是同一待遇了——要跟货车一样“烦”。关键就是个“烦”字,这也许是个巨大的心理影响:头6年,你觉得新车管束少,你不用这么烦,6年之后你就每年都要烦,跟之前形成强烈对比,所以,你一定会觉得,6年之后,那车子已经“旧了”、“残了”。是不是有这种感觉?今天我可是接过一大堆行驶证,2010年9月以后登记的小客车车主个个
春风满面来申请免检签章,还真有天外飞仙的感觉,尤其是那些新车入户的车主,2010年之前的车主就没这么好神气了,因为他们要开始每年都来车管所“烦”。2010那年,很多人勒紧裤头买的汽车,如今还不到5年,就是“旧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导致了什么结果——你一定猜到,就是极大刺激了人们买新私家车的欲望。事实摆在眼前,我之前也经常要到车管所顶班,每天的新车本来不那么多,结果今天就是新车上牌数量,可以保证,是以前的好几倍!所以,今天我是参与顶班以来,最忙碌,忙到没时间上厕所的局面。

这还导致了一系列结果:因为刺激了人们买新车的欲望,二手车交易催热,但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有时我碰到有些客人,涉及到过户的很多,有时需要他们提供登记证,一看,越是车龄大的车,涉及到的过户记录就越多,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今天却大规模地出现一些更不利现象——在用车“脱审”的成堆!我一天当中,起码接触了十多台车是有脱审现象的,有的还是一手车,更有两台是脱审三次成为黑车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对机动车“贪新厌旧”了,更多的人随便买台便宜的或二手随便开,上了牌就算,保险可能还会买,年审就不去审,违章也不处理,环保标志也不拿,不被抓到就算。这是什么节奏,这是汽车走以往摩托车乱象的节奏,摩托车就是太多人不年审、不买保险、违章不处理,所以很多摩托车红灯随便冲、撞了就跑,被抓就干脆不要车等等。

为什么我丑话说在前,小客车“6年免检”对摩托车不利?就是因为新车的待遇和地位实在太好了,在用车对于车主来说,无论在使用成本以及投入的精力都越来越大,使得越来越多人放弃了旧车不管,将目光对准新车上。汽车尚如此,对摩托车的影响就更加不用说了,放弃摩托车手续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对旧车放弃维护的人越多,对自己的爱车,不管两轮还是四轮那种有感情的文化也就淡化。

行政命令对经济的无形之手是很大的,接下来几年时间,我预计是汽车市场一定火爆,黄牛干活更多,道路会越来越堵,人们的戾气会越来越重,我们,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小农村的人们忍受的东西要更多。唉,各人自扫门前雪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美国,德国,日本,中国人员管理的差异
-每个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发展不同,在管理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企业管理模式
    由于美国人的多样性,就形成了他的管理模式:激励(以个人为主导)+实用性绩效
    因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美国社会崇尚个人主义,所以在企业里面也是崇尚个人主义企业强烈的个人奋斗精神+管理创新。
    在美国人心目中,“白手起家”的人是英雄。像靠石油起家的约翰·D·洛克菲勒、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一世以及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人都是家喻户晓的,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引发了企业管理文化中注重实用和务实的精神气质。任何一项发明或发现是否被企业接受,关键在于它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效用。
    所以在美国就产生了在家里面就可以上班,美国企业管理看中的个人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说白了也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企业不管你,只要你能够完成你的职责就OK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美国管理的第二条:
    美国社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务实精神反映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反映在企业管理中,形成了美国企业管理文化的实用主义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企业管理模式是:核心技术+严谨质量
    先从德国人的性格说起,笔者的同事出差去德国,回来是这样和我说的:德国人讲求踏实,万事都从诚实可靠着眼,拿他们的房屋建筑为例,虽然在式样上并不美观,但朴实无华,整齐大方。每一种材料,如玻璃、锁、铰链、搭钮、开关、灯罩、窗帘、衣架等等,纵然是极微末的,也都坚牢稳固,毫不马虎。他们宁可失之笨重,极不愿敷衍潦草。德国的公园、车站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用以装饰的铜像,多半是狮子、马和肌肉结实的男人,很少用女性作宣传的。这都是德国民族性格的写照。
  
  严谨的质量:
    其实可以看出德国人把民族的文化转嫁到企业管理上面来,德国企业管理,员工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在国际市场上,德国制造和德国标准通常代表着高品质,是消费者可以完全信赖的。在这方面,就连一向以高品质取胜的日本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就注重产品质量而言,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Text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企业管理模式是:日本人的团队+培训
    日本的团队精神:
    在日本虽说目前来说,企业已经改变以前那种终身制度,但是日本人一般的话,都会在企业做完终身的,这是他们企业文化所致。日本企业是以整体取胜,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企业的整体带入了组织发展的第二阶段,企业组织进入了一种整体默契配合的阶段,在整个企业中形成了一种员工之间无意识的默契配合,从而使整个组织的效率最高。也可以这么说日本人不一定比我们中国人优秀,做事情也没有中国人灵活,但是他绝对是团队合作的魔幻组合。
    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各方面活动中,参与到所有企业工作环节的改进和提高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员工都加入到组织中来,形成一种整体的配合和协作!日本的企业非常讲究整体,不突出个人的作用。他们讲求团队与组织整体的成功,讲究为了组织整体而牺牲个体,这既是日本社会的风气,也是日本企业的最核心的企业文化。正是这种对组织整体的认同,使日本企业在战后能够快速崛起和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做事情的灵活可以说是在世界都是出名的,说一个不太好的笑话:在俄罗斯一般开车超速等会被罚款相当于中国人民币200元,当中国很多人到俄罗斯做生意,有一次中国人开的车子因为超速被俄罗斯交警示意停下来,中国人就直接把100元钱塞在交警的兜里。这说明了在制度面前中国人会去钻空子。
    从世界来说,本没有美国管理模式,德国管理模式还是日本人管理模式,在中国目前情况来,我们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大国,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应该超越其狭隘的民族主义,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文明。对待发展比我们好的国家,我们要在继承儒家文化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接受西方健全的个人主义,在我们传统儒家思想精神之上,注入自由、创新的因子,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的领跑者,而不是跟从者。
中国就不说了自己有几斤几两,那个都有杆称。但我们的山寨还是全是世界第一无国可比。牛B轰轰满 天飞,不管是企业和镇腐都喜欢向脸上摸屎在吹也感到非常光彩的一件事


--欢迎大家拍砖、吐槽。
发表于 2016-1-23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都是事实,到我们这个年纪,已经无力吐槽了
发表于 2016-1-2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YUHUA219 发表于 2016-1-23 16:56
-中国人做事情的灵活可以说是在世界都是出名的,说一个不太好的笑话:在俄罗斯一般开车超速等会被罚款相当 ...

其实我国的发动机和日本的发动机最根本的差别就是材料不同,同一款统一规格的配件你比比材料不一样的。打个比方同样的铸造件日本的韧性好,我们的太脆了 韧性达不到。不论你的加工再精细,淬火做的再好,都达不到韧度,最初的材料都不行。就像铁质铸造件  要用巴西和中国铁矿石混合铸成铁锭才好的。
发表于 2016-1-23 1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没用心做车,,,,,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枣庄刘育硕 发表于 2016-1-23 18:39
其实我国的发动机和日本的发动机最根本的差别就是材料不同,同一款统一规格的配件你比比材料不一样的。打 ...

你说的没有错、我们国家的原材料就是不行、尤其是热处理这个技术,和老美、德国差得很远,发动机关键部件不耐用,尤其是摩托车、汽车等关键部件。

人家德国、日本,美国的摩托车用上几十年都不用大修,我们国家的技术能行吗??
发表于 2016-1-24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怎么理解咯。。。。如果说原料(高品质合金)+制作工具(机床等)+设计(包括发动机避震车架等全新设计,非山寨)100%自主研发。。。。并且投入量产,我觉得吧。。。。也就是日本70年代左右吧。

这个关键要看很多东西,比如机床,目前国内的机床就比日本的差了不知道多少年,你觉得这样的机床能制作高精度零件么?

再说材料,日本,美国,德国的冶炼技术也超越中国太多,所以他们能用更好的材质。

设计这块也是,人家堆积了那么多年的设计基础,也不是中国能比的。

所以中国要是高精尖技术。。。实在是不能和这些发达国家比较。

看到这一一定有人喷我了,我们有神州xx号啊。。。火箭都上天了,难道我们的航天技术就差了么?材料学就不行么?设计火箭发动机都可以,摩托发动机就搞不定么?
我就说一句,我讨论的是能大规模低成本量产化的东西,不是拿钱堆出来的东西,中国的火箭还在考虑怎么把人送上天的时候,美国已经考虑怎么低成本,高效率的把人送上天了。。。这就是差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5-2 08: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