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41|回复: 11

打败国内所有选手只用这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9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ticke74 于 2016-5-19 01:34 编辑

作为一个自称是退役车手的苦B,仍然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外摩托赛事。三十多岁的人了,虽然没了年少时的冲劲与执着,但也总想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帮助到一些对提升技术有种莫名痴爱的同志。这样也算为中国摩界出点力吧。
QQ截图20160508005944.jpg

话说回来,在前段时间国内最高水平的泛珠摩托赛事里,国内顶级车手悉数登场。如黄世钊、李郑鹏、张炜安等等。。。周六排位赛后,令国内大多数车迷和媒体为之惊悚的是:征战多年国内外赛事的中国摩王王世钊居然落后第一位起步的澳洲车手麦克2秒多,这两秒多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这意味着一圈回来后,头车已拉开后车二百多米的距离。大多数车迷潜意识里MOTOGP般的缠斗画面将不复存在,这将是赛事组织者乃至中国赛车界未来也不愿意看到的。
QQ截图20160508133457.jpg
QQ截图20160508131942.jpg
QQ截图20160505014105.jpg

图:澳洲车手麦克和只作基本改动的EBR1190RS赛车

是什么原因可以令这位澳洲车手快到没了影呢?这让许多国内一流选手蹲在赛道旁想足一晚都想不透的事情。好吧!别再想了,答案是这货熟练运用了近年世界顶级车手常用的V型弯道技术!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据珠海赛车场现场观察所得,澳洲车手麦克在进入T1弯前急刹车后利用引擎刹车轻微地让尾轮侧滑入弯。这与国内一流选手并无太大分别。但极之有趣的是,当他磨着包进入T1弯后,在通过弯心前, 突然以煞球般的速度转向并一气呵成高速出弯。这个有如V字型角度的锐利转向,它好处是缩窄过弯角度,创造更快圈速。比一般以弧型出弯的技术,这种可减少过弯角度的驾驶方法,有利迅速通过珠海赛道上的多个手臂弯。故车手们爱称之为V型弯道技术。
QQ截图20160429195008.jpg

在视频中可见,史东拿转弯时利用小幅度的后轮打滑,使赛车获得更大转向角度。从而以最小时间通过了弯道。
如果说罗西是发明了落脚,那史东拿就是发明V型弯道技术的那个人。

可能有些看官已经看出了其中的猫腻。没错,这个V型弯道技术正是复制自越野摩托赛车的常见过弯方式——飘移入弯,反肽出弯。有型吧!(请容许小编是这么“真”)

但我要说的是:不全对。

Img267109223.jpg
当然,这可视作是一个基础。我们现在说的公路V型弯道技术,最大的多难点在于出弯,如果说成是越野摩托般的反肽出弯,其实这是不对的。越野车里的反肽出弯往往是全油门,保持后轮一直的打滑状态,这样有利于增加在松散泥地上作赛的附着力,使赛车不至于倒下。但用到公路赛车上,过度打滑只会损失时间。
这个V型弯道技术精髓就是当你赛车通过弯心时,利用动力滑胎帮助后轮打滑转向,获得更大的回转角度后,瞬间施以极之精密油门控制令后轮从回理想(80%)抓地力,(有的车手会使用后刹!为什么是后刹?关于赛车手是怎样运用后制动,小编会在下篇文章作深入探讨)然后迅速拉直车身高速出弯。

怎样掌握这个“度”!此时就需要你身体细致到每一根汗毛发挥充当传感器功能了。

QQ截图20160506202138.jpg
open(4).jpg
34_200909230119591.jpg

严重声明:本技术只能用于封闭的路道或赛道上。稍有不慎,会做成HIGH SIDE(高摔)。后果严重。

如果你还是看不明白,好吧,再看视频。
注意这3个 画面
QQ截图20160519011820.jpg
图:前面蓝色YAMAHA车手是使用正常弯道技术,后面桔黄色HONDA车手是使用了V型弯道技术,细心对比他们有趣的分别。
QQ截图20160519011758.jpg
图:如果以HONDA赛车当时的行车线和车速分析,他的正常弯道轨迹很可能会冲出赛道了。而他恰恰使用了V型弯道技术,不但收窄了弯道轨迹,而且还可以大油门迅速逃离弯心。

QQ截图20160519011840.jpg
图:HONDA赛车过弯后留下了清晰的轮胎打滑痕迹

最后定义:从刹车反肽入弯,到出弯时动力滑胎的一气呵成,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比常规弧度更锐利的V字型转向角度,这就是V型弯道技术。

如果你是赛车手,同时渴望提高圈速,这种技术确实可以帮到你,迅速逃离弯心。

怎样练习?

当然学习这一个高深的技术,最好是从序渐进。最好先从一辆越野车或滑胎车开始练习。你看香港著名车手张炜安也是如此。如果你觉得技术比他好的话,可以直接无视it。
QQ截图20160505150358.jpg
QQ截图20160505150430.jpg

再详细的技术操作问题,我们在这就不作深入探讨了,因为这些内容真是儿童不宜的,这个大家都懂。

纵观现代的公路摩托车手,单一领域的驾驶技术已很难有立足之地了,你必须综合,越野、滑胎、泥地赛车的驾驶技巧,方可保持竟争力。原来罗西和马可斯也是越野滑胎高手来,可别说我不告诉你哦。
QQ截图20160505152546.jpg


可能有人会问到,现今的车手已把这个技术交给了电脑?我可以说,不全对。今天我们只讨论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至于现代车手怎样配合赛车先进电脑提高圈速技术,我们会另开篇章探讨。

作者:BK俊之

发表于 2016-5-1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精彩~~~~~~~~~~~~~
发表于 2016-5-1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 好技术
发表于 2016-5-1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当中运用这种技术会不会加剧轮胎磨损?
发表于 2016-5-1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羿 发表于 2016-5-19 18:43
比赛当中运用这种技术会不会加剧轮胎磨损?

必然会增加后轮的损耗,而且躺下的几率要比传统高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b87133249 发表于 2016-5-19 19:43
必然会增加后轮的损耗,而且躺下的几率要比传统高很多

任何事情都会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史东拿和马奎斯正代表着这种技术,你觉得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自已判断。。。
发表于 2016-5-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99号用传统操作,极少失误 速度也很快
发表于 2016-5-2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发表于 2016-5-20 17:24
99号用传统操作,极少失误 速度也很快

人家叫机器人啊  操作基本毫无失误{:1_128:}
发表于 2016-5-2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很多年前看motogp,解说员说小丹尼是野蛮的驾驶风格,看完后面的斯通纳和马奎兹,小丹尼的驾驶只能称之为绵软了
发表于 2016-5-3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看过泛珠比赛,麦克过弯的速度比其他车手快了许多~直线就没占优
发表于 2016-6-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motoGP上面不都是这样过弯的吗
发表于 2016-6-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楼主的观点有些武断,车手技术只是一方面,万里达的团队跟麦克的团队不在一个级别吧,人家玩SBK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2 10: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