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丁樊村

39天骑摩托车华东华南旅行记 (照片不断更新中)【西安中老年摩托车旅游协会会员】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太极殿记碑
  这块石碑立于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内容记载了善士周道圣等人不忍心看太清宫颓废,纠集乡人募化重修太极殿的那段历史,这块石碑字迹比较清晰,保存非常完好。561     562
2009.4.华东南游记 561.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柏
  太极殿前这两棵古柏是有名的丹桂古柏,鹿邑旧时的县志记载是老子亲手所植。但据专家考证,这两个古柏应为唐柏,但这与老子手植柏并不矛盾,应该是老子手植柏枯死后发出的新枝。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们的纹理其一左旋,其一右转,天左旋地右转,象太极图中的阴阳二气,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我们也不妨理解为老子故里的草木万物皆有灵性吧!      597       600      595
2009.4.华东南游记 600.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95.jpg
调整大小 2009.4.华东南游记 59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柱
  在老子故里,流传着很多关于老子的神奇故事,在当地群众心目中,老子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这根铁柱是民间传说中老子的赶山鞭。远古时期,这里不象现在一马平川,而是有一座遮天避日的大山,百姓称为隐阳山。因为隐阳山的存在,老百姓生活很不方便,缺少耕地不说,山上的豺狼虎豹还经常下山祸害百姓,老百姓吃尽了苦头。为了救百姓于苦难,老子上山采来五色石,支起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铸成一根赶山的铁鞭。坐在老君台上的老子,手举铁鞭,运足神力,一鞭下去,把大山赶到东洋大海里去了。由于赶山时有力过猛,铁鞭从中震断,上半截飞到了太清宫,下半截留在了老君台,所以大家在老君台上可以看到一样的另一个赶山鞭。
  从史实的角度来讲,这个是纪念老子“柱下史”官职的纪念物,为唐朝帝王建太清宫时所立。老子曾经在周王朝做官。作为奴隶社会的周王朝,天子是天下的至尊,群臣百官在上朝时,必须恭敬站立。而老子身为守藏室之史,需要写言记事,于是周朝天子就赐老子一根铁柱,老子可以倚在上面书写,所以后人尊称老子为“柱下史”。老子辞官不做回到故里后,为了表达对周天子的感恩,就仿着朝中的铁柱样子做了一个发簪戴在头上。后世创立的道教尊老子为圣祖,对老子顶礼膜拜,也学着老子的样子戴上同样的发簪,大家留心一下就会发现,道士头上的发簪与这个铁柱十分相似。    598      599
2009.4.华东南游记 598.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99.jpg
发表于 2009-8-2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老爷子没能到我们安徽淮北市来游玩很遗憾,希望老爷子有时间能到我们这里来,丁老爷子好样的是我们中老年人的榜样。
发表于 2009-8-3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高云也淡 于 2009-8-31 14:41 编辑

一口气看完老爷子的照片和介绍文字,太佩服了。老人家不像一般的摩驴那样只顾一路行走,重在过程和目的地,老爷子是摩友中的儒友,寻古访今,在您的照片中重新看到了原来走过的路,又看到了许多原来没有看到的细节和典故,实在是太感谢您了,让我和您的照片一道神游。祝愿您老健康长寿,乐天乐地乐摩游,心态永远年轻。
还有您的名人名言我记下了:穿皮鞋的走路,穿草鞋的一样走路。太经典了。呵呵呵~~~~~~~
发表于 2009-9-2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又看了一篇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和老兄同行,祝您摩游到底永葆青春。
发表于 2009-9-23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彩了
硬顶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樊村 于 2009-9-26 14:26 编辑

尊敬的摩友们:大家好! 这个帖子没有发完,我骑摩托车去东北.华北旅游了,8月20日走的,9月24日返回,跑了36天一万余公里,东北的帖子缓后再发。现在把华东行的帖子发完。拖了这么长的时间,十分抱歉,敬请大家谅解,丁樊村。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出生地: 563         564  
2009.4.华东南游记 563.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6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殿
  大家看到的这座建筑,建于民国初年。是汉、唐、宋、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材料构筑成的混合性建筑。它的根基最早有汉朝的,有唐朝的,斗拱多是宋朝的,檩子是明朝的,现在还可以看到部分檩条上写着“明万历七年”的字样。所以整个太级殿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汉唐础、宋拱、明檩条。 595      596   
2009.4.华东南游记 595.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9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566     567       568
2009.4.华东南游记 566.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68.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569     580      592
2009.4.华东南游记 592.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69.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像
  太极殿内供奉的这尊老子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塑成,当时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北京白云观道长闵智亭亲自从北京赶来,为这座神像开光,而且还把白云观的镇观之宝、唐王赐给白云观的一件金丝道袍带到这里并亲手披在了这尊神像上。老子神像涂刷的金粉、下面的楠木香案都是海外道教信徒捐助的,价值昂贵。老子面前站立着的四个人分别是唐高祖、唐太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之所以几位帝王位列两旁,就是因为老子为唐王圣祖,在唐王家庙里,他们四位的身份是李氏后裔。        565
2009.4.华东南游记 56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天太后之赞碑
  碑亭下面的这块石碑是太清宫景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碑刻,它就是“御书御制并篆额”的“先天太后之赞 ”碑 。和前宫的宋碑一样,它也是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拜谒太清宫时留下来的,但是和前宫宋碑不同的是,这个石碑由真宗皇帝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题写碑名。该碑形体高大,气势恢弘,高8米,宽2米,重50多吨,碑冠刻成盘龙状,碑座为bixi状,碑文的内容是歌颂老子母亲的功德。为什么它的规格、大小要高于、大于前宫的宋碑呢?因为前宫的石碑记载了真宗重修太清宫的经过,后宫“三御碑”同为真宗所立,碑文是对李母功德的颂扬。作为真宗皇帝,较李母的功德而言,他自愧不如。该碑石质极坚,虽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仅蚀数字。)  577     578
2009.4.华东南游记 578.jpg
2009.4.华东南游记 57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母坟
  三御碑的后面就是李母坟,李母去世后一直葬在这里。千百年来,这里香火不断,尤其到了农历初一、十五,外地烧香朝拜的信徒更是络绎不绝。史料记载,老子死于扶风,葬于槐里,槐里到鹿邑千里迢迢,作为孝子的老子,无法长眠在慈母的身边,怕是一件千古的憾事! 576 2009.4.华东南游记 57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16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