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10|回复: 91

《30天11000公里,西行游记之藏地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窜天杨 于 2013-7-17 12:16 编辑

前言

每个人都有一个深埋在心底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的牵绊,慢慢的梦想也就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而我却有幸得以实现,这不光是一个决心;一个行动就可以将其化为现实,更多的是需要朋友们的帮助与支持才可以将理想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得以实现。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倒是没有这样的体会,但走的路多了修行的一定是心,积极而向上的心智永远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用它去丰富自己生命的质量,不至于在我们暮年之后对着夕阳感叹这一生的遗憾。如果你也有,那就一起努力吧!我相信你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加油!我亲爱的朋友们!!



030.jpg
0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是一个多数人都向往的最后一块净土。它不仅是大自然为人类珍藏的为数不多的自然瑰宝之一,它更是人们心灵上最圣洁和纯净的地方,那里有最虔诚的信徒和最庄重的祭坛;那里有最朴实的笑脸与最真诚的祝福;那里有最险峻的山峰和最蓝的天空;那里有最灿烂的彩虹与经幡;那里有雪白的祥云和最纯洁的哈达;那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也是我梦的方向……

怀着一颗敬仰而向往的心终于(2012年)9月6日骑着我心爱的摩托和朋友一起踏上了这朝圣的征途。为此,我准备了近两年的时间,包括资料的收集体能的锻炼以及对车辆的维护和保养等等。此次出行历时33天,跨越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云南;四川8个省行程近一万一千公里。
003.jpg
0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程的第一天抵达菏泽,联系了河南平顶山大地鹰网俱乐部的王队长,本来是特地探望王队以感谢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帮助和指导,结果第二天见面后王队耐心的为我们上了进藏的第一堂课,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青藏线的路况以及食宿加油;高反等一系列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堂课也使得我们的计划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打算川进青出从此刻改为青进青出了。原因很简单,四川当时正值雨季塌方和滑坡的几率很大,加之318线雅安至理塘段近500公里全线修路,我们的踏板摩托根本无法通过,也是这个彻底的改变使我经历了后来的一个个终生难忘的瞬间…..
       第二天一早在绵绵的细雨里王队送出了我们青藏线上的第一程,依依不舍得留念和道别后,按照王队的指导我们渐渐的消失在了去往南阳的细雨中。也从此几乎就和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基本形影不离啦……


004.jpg
005.jpg
0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去陕西的312基本是沿着秦岭山脉北侧一路向西,蜿蜒的山路;茂密的丛林加上路两旁时隐时现的溪流河水让我们本就兴奋的神经更加亢奋。几天的雨路过后,顺利抵达陕西的商洛,这是一座新兴的城市,不是很大但很漂亮。这以后也遇到了一路之上的第一个麻烦———此路不通,请绕道……也就是在商洛的第二天早上,早饭后天气头一次万里无云,心情那叫一个好啊,正准备出城继续沿国道312去往西安方向,可是这里满大街的警察预示一定有什么事发生了,我们最先感受到的就是312此路不通请绕道。后来在好心警察的指点下建议我们绕商洛以北50公里的洛南可以绕过312被封闭的比赛路段,就为这我们走了出行以来第一段烂泥路,也是第一次感受了“头大”是怎么回事,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懂得了这只不过是毛毛雨。更加可气的是我们费了大把的力气和时间翻山越岭终于绕过了那位警察说的路段,可还是在312的路上被拦了下来,警察和村民把路口围的水泄不通,从村民们手中挥舞的五颜六色的小旗子判断他们一定是在等着312上最热烈的场面出现,没成想他们想看的还没来,我们却像是从他们脚底下冒出来的俩怪物一样展现在了群众们的眼前,所有的目光像激光枪一样瞬间全部集中过来,我们的出现使现场的气氛突然活跃了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出门在外过于被关注未必就是件好事,因此我们迅速的和警察做了简短的交流得知比赛路段要比想象的长得多,我们根本绕不过去要等到下午2点才能放行。NND!早知道就不费那个劲了,在这大山深处等下午通车还不如在商洛睡个懒觉,吃圆了肚子晒太阳那。为了打发时间我们掉头在来这里的上路上找了家有水管的农户,经准许后我们愉快的给各自的车子洗了个澡,时间差不多了,正要告辞的时候,那家的男人说话了,我们的水都是走水表的(我日!之前聊天时我就问过了这水都是山上下来的)叫我们看着给点,后协商20元才了事,看来这的人都是说话大喘气啊!!!之后一路上良好的天气加上还算平坦的山路让我们受伤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下午绕过西安的南外环后 于当晚抵达陕西周至,下榻酒店后修了备用大灯的开关,说来也巧,本来是件麻烦事,恰巧哥们儿带了一只一样的开关,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二话不说!拿来换上!!也是在这一晚我吃到了我吃过的最贵的也是最好吃的正宗的——肉夹馍!馍的外皮脆但不硬,里面软但不粘牙,肉多且肥而不腻,一口下去只感到香味顺着七窍直冲大脑,得到的指令就是迫不及待的要吃第二口……后来不只是第二口而是一气吃了两个肉夹馍,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吃到比这更好的馍了。
0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西安.......
011.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了周至后直奔天水,因为王队告诉我们那里有一条一级公路直通高速,我们可一路高速,当天便可抵达西宁。这一天在距离天水不远的地方一次遇到了我们此行第一个山体滑坡塌方毁路,一路的狂奔和喜悦随着警示牌的出现一扫而空,当时正直中午十分,但雨中的天色让我们感觉就像是要黑天了一样,虽说是正在施工但看这架势最早也要第二天才能通车,前面不远就是天水了怎么能就这样轻易地放弃努力那?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分钟全部用来拦车问路,这里的司机师傅们真的是很不错,从奔驰宝马到农用三轮招手即停不说大雨中摇下车窗为我们讲解没有一个不耐心的,就这样在七八个好心师傅的告知下我们知道了一条泥泞且难走的山间小路也是那时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在这条上山的泥泞小路上,因为我的离合器自己改进过我的车子还好,哥们的车就出现了打滑现象导致离合器冒烟,没办法只好他在车上加油门我在后面推,爬一段歇一歇蜗牛一样的在泥里挪着,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七八公里的泥巴路在四个小时后终于绕过了塌方区回到了310国道上,站在大雨中滚滚东去的渭河岸边看着旁边笔直的通向天水的高速公路,心中那叫一个惆怅,是那个孙子规定摩托不许上高速了我日他大爷地……还好余下的路还有六十公里不算多,两个多小时后于当晚顺利抵达天水市。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7.jpg
018.jpg
019.jpg
021.jpg
020.jpg
0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窜天杨 于 2013-5-22 18:12 编辑

       第二天(也就是911)一早,我们没头苍蝇一样的在天水市里转了一会儿后终于找到了那条王队告诉我们的超级马路,高速的标准,可是上面却是什么都有,摆摊的;放羊的;鸡呀鸭呀的都很全乎,随着这些怪现象的消失我们也正式的混进了去往西宁的高速。愉快的心情在高速上一路爽到了兰州,车子没油了,高速上的加油站不给我们加油,迫不得已只有在兰州下高速加油,下去了是不是还能上高速是我们最为担心的问题,有趣的是兰州的高速路口管的不是很严,因为进错了入口我们上上下下了好几回也没遇到个盘问的,这下可把我们爽死了,虽说在兰州加的油有棉花一样收缩空间,我们还是愉快的于天黑前抵达了甘肃与青海的交界处一个叫红石滩的高速路出口,对面的高速入口便是青海了,可是那边的工作人员管得好严啊,不得已只好在那位高速口收费大姐的叫嚷声中驶离高速继续沿国道109奔向晚霞中的西宁。


017.jpg
014.jpg
019.jpg
018.jpg
023.jpg
024.jpg
025.jpg
发表于 2013-5-2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窜天杨 发表于 2013-5-22 17:59
南阳去陕西的312基本是沿着秦岭山脉北侧一路向西,蜿蜒的山路;茂密的丛林加上路两旁时隐时现的溪流 ...

这面啥名啊,口水~{:soso_e124:}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宁没给我们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因为到得晚第二天出发的又比较早,所以只能算是路过。离开西宁几个小时后很快就远远的看到了青海湖这个高原上璀璨的明珠,要是用一个字来形容对它的印象就是“蓝”,蓝的都觉得不够真实。绿的是牧草;黄的是油菜花;蓝的是湖水和天空,远处的经幡在风中飘舞着,就像藏族同胞召唤我们买票的手一样热情。好奇心驱使我们来到湖边的门口(其实就是铁丝拉的经幡扯成的门框),边上十几个藏民不知道是因为远方的朋友来了还是因为我们长得都像冤大头,乐的脸上只剩下了白花花的牙齿,不停的示意我们十元钱就可以进去,正在斗争时门里出来了一辆游客的车,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竟然出门也会有两三个藏民阻止他们,看上去像是在要什么东西。见情形不妙当即决定掉头回返,此时门边上藏民的动作,也就是幸亏我们没长尾巴不然早就被抓住了。远远的撤到公路旁,放眼望去四下无人便方便了一下,结果却还是没能逃过如来佛的魔掌,那藏民简直就像是土地爷从地里钻出来的一样,结果就是我撒了一泡有生以来最贵的小便200元。不用说肯定是被宰了,而且宰的血肉模糊,靠!!
026.jpg
027.jpg
028.jpg
029.jpg
030.jpg
031.jpg
032.jpg
033.jpg
035.jpg
036.jpg
037.jpg
0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鹤 发表于 2013-5-22 18:14
这面啥名啊,口水~

臊子面{:1_12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留念后告别了那浸满铜臭味的湖水,直奔都兰。途中翻越了出行以来第一个海拔4000以上的高山橡皮山,其地理位置是青海南山山系的一部分,海拔4451.。说到这有人要问是不是要有什么是什么反应了吧?说实话,还真就没有。唯一的感觉就是有点透不过气来,耳朵也似乎听不见声音了,摩托车的声音几乎变得没有了,这以后车的反应比人的反应可高多了,因为缺氧明显感到动力不足,翻越垭口时最多也就是四五十公里的时速,所有的车辆都像是在爬行,这倒是好,可以有充足的理由静下心来欣赏路旁山坡上一望无边翠绿的草原和雪白的羊群,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感觉就是有点假,都怀疑过那些羊群是专门摆在那里吃草装样子的,后来见的多了也就不觉得怪了。高原上的日落比内地晚的多,只有到了晚上九点天才会彻底黑下去,晚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把阳光平平的洒向大地的,我们也便拖着长长的影子融进了都兰静静的夜幕里。

023.jpg
024.jpg
038.jpg
039.jpg
040.jpg
041.jpg
043.jpg
042.jpg
044.jpg
045.jpg
0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都兰到格尔木主要是穿越无人区,之间的地貌基本是一望无边的戈壁。都兰以东一两百公里好歹戈壁上还能看到稀疏的低矮的灌木,可到了都兰以西戈壁上连个草都快见不到了。放眼望去四周除了远处那些坐落在上千公里以外的连绵的山脉就剩我们俩傻鸟伫立在这无人的茫茫戈壁之上了。在这里跑路时间长了脑子里也会变得向隔壁一样洁净,所以只要车子没问题在这里最大的问题一是别没了油;二是别睡着了,路上曾停车假装发发呆,结果后来就成了真的发呆了。还好,这一天的行程安排只是为了穿越戈壁,所以到达格尔木的时间还不算晚。午后我们疾驰在烈日里,随着绿色植物;固沙网;广告牌的逐渐增多,格尔木这座戈壁绿洲逐渐的展现在了眼前,洁净崭新的小城不算大但很繁荣,这里也是所有青藏线上进出游客在青海最佳的休整之地,所以在这里老外不稀奇;背包客不稀奇;自驾游的更不稀奇,这里为旅行者准备的商品比比皆是。这里也是哥们儿的家乡,他有很多年没有回来了,这回就让我先替他稍稍的体味一下故乡的味道吧。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细细的欣赏这座美丽的小城,安顿好之后就抓紧采购,主要是食物;葡萄糖和氧气罐,这以后我们就要一直呆在海拔45005000之间的高原上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格尔木放松两天用来适应高海拔的环境,加上我还有些感冒在这种情况下上昆仑山就更加危险,因为一旦发生水肿小命就没了,可是老伙计的假期没有那么多,我俩一番讨论后还是决定第二天出发。这个决定让在家里的哥们儿好生着急,为这他联系了他格尔木医院里的老朋友希望我去检查一下再做决定,我知道那样的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执意不去做检查,只是买了些药带在了身上。这样做一来是不想给自己增加后撤的理由二来也是怕给哥们的老友添些不必要的麻烦。家里的哥们儿得知这一结果后很是无奈,只是在最后的一条短信里骂了我一句,但这一句却骂的我心中无比的温暖。因为当时钓鱼岛闹得正欢,所以哥们的短信很简短“我日!你不应该去西藏!应该去钓鱼岛!靠!!”

023.jpg
024.jpg
047.jpg
048.jpg
049.jpg
050.jpg
054-01.jpg
056.jpg
025.jpg
026.jpg
027.jpg
0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减少小加油站的加油几率,我俩买了2升装的可乐4瓶,决定当晚把它们全部喝出来,就只是为了要那瓶子尽量多的装正规加油站的汽油。当我俩好不容易干出第一瓶后,王队告诉我们这方法很不安全,特别是在高原低压环境下加上强紫外线的照射很容易导致爆炸着火,哎——早知道不买那么多可乐了,剩下的正好路上当水吧。电话里王队细心地告诉我们明天最多到达沱沱河就不要再走了,在那里休息一晚再出发,更重要的是沱沱河车站招待所可以提供弥漫整个房间的氧气,对于初来者在这种环境里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睡眠中因为疲劳和缺氧导致在睡梦中去见了马克思。为这,很多团队出来的朋友都是夜间轮流值班的,见谁不妙就及时叫醒他。道理很简单,缺氧和疲劳会导致深睡,心率也就随之下降,这样又会更加加重缺氧的症状,最终导致因缺氧心脏骤停。王队最后嘱咐了我们明天路上见到加油站就要加满油后挂断了电话。那天晚上比较兴奋,没有很快的睡去,想着明天自这里向南一百多公里后就要陡然爬升两千多米海拔高度,真正的踏进那片神秘的土地——西藏!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0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格尔木的天气很好,今天要翻越的第一座山峰就是著名的昆仑山,垭口处海拔4767米,是青藏线进藏第一座接近5000米的山峰。而自这以后到拉萨之前海拔高度一直都徘徊在4500到5000之间,其中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还会更高。植被主要以高原草甸为主。后来我们也发现了规律,看看周围的植被就差不多知道大体的海拔高度了,3500以下可以见到比较像样的树木,3500到4000是高山草甸和低矮灌木混杂,4000到4700主要是高山草甸,再往上就和进入月球差不多了。当地人很有意思,他们管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叫上面,这种称呼真的是很形象,在地理地貌上海拔会陡然上升至5000米之多,就好像是直接上了一级台阶。所以很多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那上面这段时间一直天气不好雨雪很大。这样的消息让我们看着头顶的大太阳更加增添了那上面的神秘与诱惑。装好行李;发动好车辆;带上头盔和手套,随着一声“我来了!西藏!”我们便径直冲向了那巍巍的昆仑。
       格尔木是块盆地,虽然地理位置较低但由于干旱少雨除市区外基本是沙石地貌,放眼望去除了戈壁就是沙石山,离开市区不远后路上我们第一次接受了荷枪实弹的武警的进藏检查,从来没被检查过,这回被人查一下还挺他妈开心,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真正的进入管制区了,之后因为高兴所以跑的就欢,因为跑得欢所以哥们路上掉了一瓶可乐也不知道,唉~~~就当奉献了吧。不知道哥们是因为心急啊还是高兴大了,反正是没多久他就一溜烟没了踪影,唉!没办法,谁让人家车子高档那。既然已经一个人了,那就慢慢的走慢慢的欣赏吧,其实,我想快也快不起来,车子高反啊,最多也就六七十。离开了格尔木两个多小时以后远远地两块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巍峨的伫立在公路的两旁,一边写着“万山之祖”另一边写着“巍巍昆仑”。来到了近前,在这宽广无人的戈壁之上这两块巨大的纪念碑就好像是天堂的大门雄伟壮观。此刻,我很想和哥们儿在这里留个纪念,可是哥们儿早已迫不及待的投进了天堂的怀抱不知了踪影。算了,只好自己一个人留个影啦。

058.jpg
0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山路爬多了也就不觉得烦了,有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比直直的公路走起来更有乐趣,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除了这再没有比盘山路更提神的了。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后,哇!!我终于见到了远处的雪山,这可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直面雪山啊,这么有意义的瞬间当然不能放过,咔嚓过后怀着越来越激动的心情直冲向它宽广的怀抱。当远远的经幡再次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已经真正的踏上了高原,征服了进藏以来的第一座高山——昆仑山。垭口的人不是很多,大部分是骑自行车的,还有几个开车的,再就是在那里早就玩了一阵子的哥们儿了。汇合后我们聊了一小会就抓紧时间各自拍照,还是真没有感到有什么太大的高反,蹦啊;跳啊;跑啊都行,就是喝水已经不能做到一口气喝很多了,因为缺氧气短啊。又玩了一会吃点喝点之后我们开始下山二十几分钟的样子就看到了著名的五道梁,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个兵站,我们到的时候没看到。一路之上天气很好,深蓝色天空里漂浮着一缕缕的白云,黄绿色厚厚的草甸间不时会看到镜面一样的水洼,远处偶尔可以看到藏羚羊;野驴;骆驼什么的,不知是老鹰还是秃鹫也时不时的在头顶盘旋一下,这便是非常有名的可可西里藏羚羊自然保护区。途中巧遇了一位骑着进口大排的朋友,也是一路之上第一次遇到骑摩托车的哥们儿,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停了车,愉快的交流了一会拍照留念之后他告诉我再往前走不远有段桥塌了一半,封路的石头他搬开了,我们可以从上面小心的绕过,不必走旁边泥泞的便道,道谢和相互祝福之后我们挥手告别。看着那哥们渐渐远去消失在金色夕阳中的背影,他的旅程即将圆满儿我们却只是刚刚开始。
060.jpg
062.jpg
061.jpg
063.jpg
06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27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