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六四

骑摩托车游甘南川西纪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米拉日巴佛阁在文革期间被毁,这种事在路上听得多了,像拉卜楞寺的大、小金瓦殿,贵州肇兴侗寨的鼓楼等等,文革时期都在劫难逃,被付之一炬,现在人们看到的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零五年去西藏时在那曲听到一句话,说那曲的巴青、索县在文化大革命中拆毁寺庙驱赶喇嘛是上面有组织的行动。这话是谁说的,又是怎样被我听到的,现在都忘了,唯独这句话被我牢牢记在心里。其实,在全国同时发生这样大规模的文化大破坏活动,就是傻瓜也应该知道那是来自上面的统一安排,现在当然还不是清算的时候,再过些年就会有人出来追究这件事,总得有人对历史负责任吧。


DSCF1418.JPG
DSCF1419.JPG
DSCF1420.JPG
DSCF14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合作到碌曲这一段是甘南最漂亮的草原,天空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是极清澈的那种蓝,薄薄的云彩飘过来时,看上去是一丝一丝的,极其漂亮。四周一望无际,远处的山模糊得只剩下一道淡淡的阴影,眼前是绿茵茵的草地、牛羊和牧民的帐房,连吸进肺部的空气都是清凉的,有一股草香味儿。什么叫心旷神怡?你若站在西安那浆糊般的天空下给孩子们讲这个词,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明白,因为它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可是你把他们带来往这儿一站,不用解释,他马上就明白了,噢,真是心旷神怡呀!

DSCF1432.JPG
DSCF1433.JPG
DSCF1434.JPG
DSCF143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合作没找到能洗澡的旅馆,到碌曲同样没找到,一连几家都摇头摆手,说根本就没有洗澡的设施。回想这几天的旅程,不但洗不上澡,吃饭也是勉强凑合,无论米饭还是面条,都是肉多菜少,牦牛肉,任凭怎么做也不烂,饭馆也用高压锅煮,照样不行,只好咂咂味儿再吐出去。好在这地方的狗又多又厚道,天天和我们一起吃饭,三五成群围着你,你刚吐到地上,它们就义不容辞了,从不嫌弃。

碌曲县城不大,没见到出租车,但马不少,藏族老乡骑着马在街上“嗒嗒嗒”地跑来跑去,几个人见面也不下来,坐在马背上一聊就是半天。他们进商店的时候,把马就栓在路边的电线杆子上,那马儿就静静站在那里,低着头,闭着眼,一动也不动,像睡着了一样。旅馆隔壁楼下是一家网吧,青年人在里面玩得很晚,马儿就拴在门外,夜里躺在床上还能听见外面马儿跺蹄喷响鼻的声音。

今天从夏河到碌曲,行驶了169公里,住碌曲的鑫盛旅馆,每人10元。老板是个藏族老人,楼下有个很小的锅炉,只能烧开水,不能洗澡。

DSCF1483.JPG
DSCF1484.JPG
DSCF1482.JPG
DSCF147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523日  星期三  多云大雨

大雨下了一夜,到天快亮时停了下来,起床后爬在窗子上往外看,路已经干了,心里一高兴,嘴上不由就念起了阿弥陀佛,感谢他老人家体谅咱行路人的艰难。

碌曲有个则岔自然保护区,从地图上看,位置在碌曲和郎木寺之间,213国道正好从景区中间穿过,我们要去郎木寺,可以顺路在则岔玩上半天,这样安排挺好,是吧?在街上吃饭时,无意中问了老板一句这里到则岔多远,这一问不大紧,结果却吓了我一跳,只见老板顺手一指,52公里,但方向和我们要去的方向相反。赶快拿出地图让老板看,他一个劲儿地摇头,“它那个不对!它那个不对!”后来接连问了两个人,说的都和老板一样,你看这地图害人不?

DSCF1436.JPG
DSCF1437.JPG
DSCF1438.JPG
DSCF13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我有一个体会,出门在外不能闷着头跑路,要善于和各种人交流,嘴一定要勤快,否则,一不留神就弄出这种南辕北辙的事儿来了。还有,和当地人打交道一定要满脸堆笑,未曾开口三分笑,对方就已经愿意帮你这个忙了。要把各种敬语客气话用足,像“请问一下”、“打扰你了”等等,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礼多人不怪么。如果你抽烟,那就更方便了,一支烟递过去,马上就能成为哥们兄弟,一切好说,这都是我在路上屡试不爽的经验。

DSCF1475.JPG
DSCF1476.JPG
DSCF1477.JPG
DSCF14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藏语里的“曲”是河流的意思,碌曲就是洮河,就是在临洮见过的那条河。去则岔的路一直沿着碌曲河往下游走,沿途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漂亮的自然保护区。公路在峡谷中蜿蜒伸屈,四周森林茂密,郁郁葱葱,因为是早晨,又刚下了雨,当阳光从云端照射下来时,薄云淡雾从谷底升起来,像条条丝绸缎带缠绕在山腰,飘荡游弋,宛若仙山。路边鸟儿歌唱,野花竟相开放,草叶上的露珠儿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像是撒在路边的一片珍珠,山鸡在路上漫步,并不怕人,直到车子驶近它身边才匆匆钻进林子里去了。

DSCF1439.JPG
DSCF1440.JPG
DSCF1441.JPG
DSCF1442.JPG
发表于 2010-4-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贴贴是精品!精彩绝妙!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六四 于 2010-4-10 11:02 编辑

这里人口稀少,村庄更是难得一见,跑了52公里,只见了一个村子三辆汽车。让人不解的是,人口这么少,村里的喇嘛寺却颇具规模,一样的琉璃彩瓦,一样的金壁辉煌,一样是僧人如云,诵佛声响彻山谷。寺院门外,木料构件堆积如山,工匠们正忙着凿榫接卯,还在为寺院添砖加瓦。在藏区看的多了,心里一直有个问题没搞明白,在东部地区,比如西安,经济比较发达,民众的生活水平比较高,过的也比较舒适,但要动员大家出钱办点公益事业就难了,哭爹骂娘,钱包捂得紧紧的。而在西部藏区,尤其是像则岔这样偏远的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极度贫困,家徒四壁,已经到了勉强维持的程度,但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他们把仅有的一点劳动所得心甘情愿地、倾其所有地奉献给寺庙,就像眼前看到的情景,一边是民众的极度贫穷却仍在彻底地无私奉献,一边是寺庙的金碧辉煌而又永远的贪得无厌,他们是怎样做到个人心理平衡,社会稳定运行的呢?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对佛祖的信仰、对来世的期盼吗?

DSCF1452.JPG
DSCF1453.JPG
DSCF1454.JPG
DSCF14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则岔自然保护区是一处硅灰岩石构造的风景区,经过大自然长期的流水浸蚀,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奇峰怪石熬然而立,因此又被叫作则岔石林。保护区的门票是33元,来这里的人太少,听说是可以搞价的,试了一下果然见效,三个人买了两张票。沾了点小便宜,马上就沾沾自喜,典型的东部人的自私心态。

DSCF1448.JPG
DSCF1449.JPG
DSCF1450.JPG
DSCF14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区管理处在一个宽敞的山谷里,有办公室、餐厅、客房,唯一缺少的就是游客,今天来这里游玩的包括我们才七个人,我们抵达时,那几个人正准备上车回去,若大的景区就只剩下我们三个人了。客房在对面的一片树林里,一座座用圆木搭建的小屋散落在绿树丛中,像是印在挂历上的俄罗斯小木屋,收费还不算贵,一栋三间(两室一厅)四张床每晚160元,一栋两间(一室一厅)两张床每晚120元,因为人少,今天全都空着,若是放在西安,周围有这么好的环境,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怕是想掏钱还轮不到你哩。这里的工作人员是清一色的藏族小伙子大姑娘,待人很热情,除了给我们倒水、介绍景区的情况,还专门开了一间房子让我们给摄像机充电。

DSCF1446.JPG
DSCF1447.JPG
DSCF1452.JPG
DSCF14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则岔自然保护区还处在一种原生状态,人为的成分很少,景区范围很大,但大路只有2公里,摩托车跑完这2公里就再也派不上用场,下来就只能靠两条腿走着进去了。从眼前的迹象看,这里原来也曾修桥铺路,在崖壁上架设了栈道,虽然很窄很陡,但毕竟还算有路,只是去年发了一场洪水,小路小桥被冲毁,栈道也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了,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DSCF1460.JPG
DSCF1461.JPG
DSCF1462.JPG
DSCF14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路沿着激流纡回延伸,周围是杂草丛生的密林,绕过一个山坡,对岸山崖上出现了五颜六色的佛教画像和藏文六字真言,给寂静的山谷凭添了一股神秘的气氛。前面的小桥断了,下游有用圆木临时搭建的独木桥,绕过独木桥爬上对面的山坡,枯枝败叶已经腐朽霉烂,粗大的树干倒在地下,日久天长,长出了暗绿色的青苔,脚下松软泥泞,四周万籁俱静,使人感到与世隔绝的孤独与恐惧。忽然,前面两座山崖合并一处,中间留下一道仅够容身的狭缝,这就是石门一线天了,走进狭缝深处,光线骤然暗了下来,抬头仰望,两座山头几乎连在一起,天空只剩下一丝明亮,脚下乱石杂陈,流水冲击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走出石门,眼前又豁然开朗,一道水帘似的瀑布挡在石门出口,瀑布左侧有一个天然石洞,可以绕到瀑布的上游,一条宽阔平坦的山谷展现在我们眼前,远处有几户藏族人家,五彩经幡在山风的鼓动下高高飘扬,屡屡炊烟正飘向蓝色的天空。

DSCF1456.JPG
DSCF1457.JPG
DSCF1459.JPG
DSCF1465.JPG
DSCF1466.JPG
DSCF1467.JPG
DSCF14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候,有几头牦牛从黑暗的石门里走出来,紧跟着又出来一匹马,马背上坐着一位身穿红色藏袍的青年女子,牦牛和马匹在湍急的流水中不慌不忙,驾轻就熟,缓缓涉水行进,马背上的女子四平八稳,信马由缰,显得神态自若。牦牛、马匹和女子从瀑布下的水潭进入石洞,绕到上游那片谷地,一直向远处走去,那情景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DSCF1470.JPG
DSCF1471.JPG
DSCF1472.JPG
DSCF14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停车场有几个修路的小伙子,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憨厚腼腆,他说自己是卓尼县人,在外打工时认识了则岔一位姑娘,结果就成了这里的上门女婿,说到“上门女婿”四个字,小伙子还显得不好意思,满脸通红。我说上门女婿有什么不好,连房子都不用自己盖,一切都是现成的,如果有人要的话,我也去当个上门女婿,大家都笑起来。我拿出香烟挨个儿递过去,不料小伙子们全都摆手拒绝了,“烟莫吃,烟莫吃,这个东西嘛坏肚子”,上门女婿还用手在我的肚子上戳了一下,这回可轮到我满脸通红了。

返回的路上,离碌曲还有十几公里,突然下起了大雨,等冲进旅馆大门时身上已经湿透了。

DSCF1474.JPG
DSCF1475.JPG
DSCF1457.JPG
DSCF14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街上吃饭时看见两个喇嘛也在用餐,他们要了五六个菜,有荤有素,还有一个汤锅,两个人大嚼大咽,吃得满嘴流油。回到旅馆和藏族老板说起这件事,他说:如果家里有两三个男孩,一般都要送一个出家当喇嘛,即就是几个孩子全都送去出家也是正常的,有的人家没有男孩或者男孩已经走完了,女孩子出家当阿尼的也大有人在,藏族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磕头念经,朝山拜佛,而藏区恰恰就有朝不完的庙,拜不完的佛,这就是他们一辈子的生活。寺院里虽说也管饭,学习好的还发一点奖金,但对大多数喇嘛而言,吃穿用度主要还是靠家里供给,比方僧衣、鞋帽、零花钱、冬天取暖用的牛粪,都是家里按时往寺院里送。家里条件好的,孩子在寺院就很风光,出门打的下馆子都是经常的事,如果家里条件差,孩子在寺院就处处不如人,那也是很可怜的。

DSCF1582.JPG
DSCF1583.JPG
DSCF1584.JPG
DSCF158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5-4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