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驰天涯

驰天涯.走遍中国之东北四省摩旅游记.(图文不断更新...)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阿牛 发表于 2012-8-13 23:16
祝贺大家平安归来!
赶紧组织大家一起玩把,
期待!!!

张会长,休整一下,九月份再玩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四省游随想之五.北大荒,大粮仓.自从进入黑龙江省境内,除了大兴安岭林海之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肥沃的粮田.小时就在耳边熟悉能唱的那首“九一八”歌曲,“我的家,就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粮…当一出林海,
满山遍野的大豆和玉米,还有那稻田千里长.以前,光耳闻东北盛产大豆、玉米、稻谷等等.这次东北摩旅观风光,处处有奇观,景景有感想!更让人感叹之深的是昔日的北大荒,现在是北大荒集团了.北大荒集团延伸直黑龙江与吉林两省,集团下属子公司成千上百,北大荒集团所生产的稻谷及大豆暢销全国,每个城镇的农贸粮油市场所卖的大豆及大米可以说占有量,少说也得百分之五十以上.孚
自己眼里所见的稻田更为是壮观之巨!从佳木斯往东开始,水稻良田一望无边,松花江水润泽了稻谷香,到富锦那平原式的稻子如毡,走上个半晌还是那个样,同江、勤得利、抚远、通江、饶河、虎林等等,农场连农场,南北几千里,稻田大无疆!这东北黑龙江的大米确实丰产硕果累累,这里稻谷无污染,纯绿色,皆自然…让俺开了眼了!还有专家所言,北大荒粮仓动一动,全国的粮仓直晃荡.北大荒大粮仓,可以说,它也是中国的大粮仓……
DSC03963.JPG
DSC04330.JPG
DSC04482.JPG
DSC04486.JPG
DSC04504.JPG
DSC04513.JPG
DSC05280.JPG
DSC05293.JPG
发表于 2012-8-15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北大荒现在的北大仓,壮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翔福克斯 发表于 2012-8-15 07:20
过去的北大荒现在的北大仓,壮观。

兄弟,咱们吃的大米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北大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四省游随想之五.黑龙江河.黑龙江河流总长度约4478公里(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发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在石喀勒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区(Khabarovsk Krai)东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Tatarskiy Proliv)。中国方面认为,黑龙江本是中国的内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有些资料计为第六),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达到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 3 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蜿蜒东流沿途接纳结雅河、布列亚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全长4370千米(从上源至河口),流域面积 184.3万平方千米。在中国境内河长3474千米,流域面积约 88.7 万平方千米,占流域的 48.1%。从黑龙江南北源汇合点起,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中、俄界江。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为上游,长900千米;黑河 市至乌 苏里江口为中游 ,长950千米;乌苏里江口以下为下游,长970千米。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93%,其中6~8 月就占60%~70%。11月份进入冬半年枯水期,冬半年降水均以雪的形式降落。地表积雪厚度一般在20~50厘米,待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才能融化补给河流,河水上涨形成春汛。这样,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是:春季占10%~27%,夏季占50%,秋季 20%~30%,冬季 4%以下。干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的径 流量约为枯水年 径流量的3.5~4.0倍。水力资源理 论蕴藏量 1153 万千瓦,其中松花江660万千瓦,干流304万千瓦。可能开发水力资源装机500千瓦以上的电站312座,装机容量为1096万千瓦,年发电量343亿千瓦小时。江宽水深,干流自漠河以下和兴凯湖以下的乌苏里江均可以通行轮船。冰期长达 6 个月。流域内森林以及金 、煤等矿产资源丰富,产鱼类,尤以大马哈鱼和鳇鱼最为著名。

河流历史

黑龙江被元朝纳入领土范围内,成为元朝内河。自1858年被中国认定为不平等条约的瑷珲条约签订后,黑龙江开始成为中俄大部分地区的边界。1900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进时,俄国以保护中俄铁路为由出兵越过黑龙江,放火烧毁当时属于清朝的瑷珲城,并制造了海兰泡惨案,深入清朝国境约40公里。不久战事结束,并将原属清政府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以武力占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以黑龙江为基本边界,搁置了沿岸土地的主权争议。但自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两国军队开赴黑龙江沿岸,导致黑龙江地区局势危急。自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所缓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相继确定了东端边界的走向。中国方面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被俄国取得的大量土地的主权要求,以及主权具有争议的江东六十四屯,将两国边界以实际控制线——黑龙江为主要边界进行划分。目前边界走向已经确定完毕。

20世纪70年代,随著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签订大量贸易协定,并将黑河市、绥芬河市等数个沿江城市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等远东城市辟为边境互贸城市,其中绥芬河等地还建有跨江大桥方便出行。利用互补的资源优势带动黑龙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DSC04164.JPG
DSC02165.JPG
DSC02166.JPG
DSC02169.JPG
DSC04090.JPG
DSC04094.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四省游之六.乌苏里江.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两河均发源于锡霍特山脉西南坡,东北流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黑龙江汇合。长909公里(565哩),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72,200平方哩)。 江面宽阔,水流缓漫。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稜河、挠力河等。干流有一长段曾引起中苏边界纠纷(1969),1977年双方制定在中苏国境水域的航行规则。乌苏里江有5个月左右封冻期。乌拉河口以下可通航。乌苏里江发源于中国的吉林东海滨的锡赫特山脉主峰南段西麓,靠近东海的石人沟。它原是中国的一条内河,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以后,成为一条界江。

  乌苏里江鱼产丰富,而且因江面宽阔,水流平稳,便于航运。除了有经济意义外,该江的风景十分优美,是全国没有被污染的几条大江之一。江中的岛屿和两岸植物繁茂,有乌苏里江风景区,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东部,由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在虎头镇汇合而成,虎头是乌苏里江的起点。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流经虎林202公里,向北流至抚远岛与黑龙江合流,直入太平洋,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后,才变成了中俄界江。

  乌苏里江中方岸是逶迤的完达山脉,原始自然,林海浩瀚,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出产东北“三宝”- -山参、貂皮、鹿茸。乌苏里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被污染的大江河之一,盛产大马哈鱼和“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名贵北方冷水鱼类40多种。乌苏里江清纯质朴,风光旖旎,《乌苏里船歌》传唱四方。[1]

  初春,冰排炸裂,轰之震响,奔流而下,令人惊心动魄;盛夏,碧水如练,渔舟唱晚,鸥鸟绕樯,令人流连忘返;金秋,无花山色,万紫千红,绚丽缤纷,令人心旷神怡;隆冬,银蛇蜿蜒,玉树琼花,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位于虎林市东北部、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珍宝岛事件。虎头以下沿江地带有典型而独特的珍宝岛湿地,大气磅礴,壮美天成,已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苏里江畔重镇虎头镇,生态环境优越,人文底蕴厚重,景观景点众多。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东方第一庙”--关帝庙,秀美靓丽的江滨广场和富有特色的游船码头,居高望远的乌苏里江第一塔,鸟鸣山幽的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气势雄浑的锻铜虎雕“天下第一虎”,以及庄严厚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侵华日军虎头地下军事要塞遗址及其博物馆等,都使八方游客极目骋怀,感慨万千。

  乌苏里江流域,降水量较高,沿途汇集了大小支流174条,在中国一侧的较大支流有穆棱河、挠力河等,俄罗斯境内有乌拉河、比金河等,因此,江面宽阔。尤其是汇合从三江平原上流来的挠力河以后,江面更宽。干流的各段,都有岛屿和江心洲,岛屿大而多,成串分布。乌苏里江中属于中国的岛屿有数十个,其中较著名的有珍宝岛、七里沁岛等。直至三江平原低地,在注入黑龙江的地方有巨大的、东西向的沙洲横在其问,其东侧为乌苏里江主流,西侧为抚远水道。的地段植被茂密的低山丘陵靠近岸边,水波、树影;岗峦相互辉映,妩媚结丽。
DSC02169.JPG
DSC04151.JPG
DSC04150.JPG
DSC04198.JPG
DSC04164.JPG
DSC04090.JPG
DSC0410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哥哥们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邯郸海风 发表于 2012-8-16 12:47
向老哥哥们致敬!

谢谢兄弟啦!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四省游随想之七.鸭绿江.鸭绿江是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一条界江。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隋唐时期浿水为大同江),因其江水清澈,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流行着两种说法:一说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鸭绿江,原为中国内河,位于吉林省辽宁省东部,现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最下游为朝鲜内河。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临江市宽甸丹东等地,沿中朝边界向西南流,汇集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支流,在辽宁丹东的东港市附近向南注入黄海。鸭绿江干流全长795km,流域面积6.4万多平方公里。沿岸有临江、集安等旅游城市。丹东、新义州等工业.鸭绿江上下落差较大,源头与河口落差达到2440m。鸭绿江年降水量约在870mm,全年6月中旬进入夏汛,8月份为全年最大月流量期,夏季水量约为全年水量的60%,年平均流量为每秒926㎥。秋季水量渐减,10月份进入枯水期。中国境内支流有浑江、爱河、八道沟河、三道沟河、红土崖河、大罗圈沟河、哈泥河、喇蛄河、苇沙河、小新开河、富尔河、大雅河、半砬江、草河、柳林河。朝鲜境内有虚川江、长津江、慈城江、秃鲁江和忠满江等。鸭绿江流域多属山区,上游几乎全在峡谷中,河道比降大, 中游一带的降水与径流是中国北方最多的地区,水量丰富,各河无枯水现象。鸭绿江的干支流都建有一系列的水库,使鸭绿江水系十分充沛。
集安鸭绿江大桥  位于集安市区内东15km,长589.23m、宽5m、高16m,共20个桥孔。以第11桥墩中心接轨线划为中朝集安鸭绿江大桥两方各自维修分界线,其中中方324.23m,朝方265m。

  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是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资源的需要,于1937年始建,1939年7月31日竣工,当年9月1日通车 。

  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从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最先秘密入朝。一军、十六军等42万志愿军从集安口岸入朝作战,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该风景区位于丹东境内鸭绿江下游的浑江口至江海分界处的沿江区,全长210km,面积约400k㎡。景区以水景为主线,山景相依托,名胜古迹历史久远,游一江可观赏中朝两国风光。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由六大景区100多个景点组成,其中有浩瀚秀美的水丰湖、雄峙江畔的虎山长城、弹痕累累的鸭绿江大桥、中国1.8万km的海岸线最北端的江海分界原先和古人类洞穴遗址、原始村落遗址和现代园林建筑等,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DSC02166.JPG
DSC04102.JPG
DSC04153.JPG
DSC05566.JPG
DSC05645.JPG
DSC05662.JPG
DSC05675.JPG
DSC05736.JPG
DSC05759.JPG
DSC05759.JPG
DSC02166.JPG
DSC04102.JPG
DSC04153.JPG
DSC05566.JPG
DSC05645.JPG
DSC05662.JPG
DSC05675.JPG
DSC05736.JPG
发表于 2012-8-1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驰天涯支持你!!!!!!!!!!!!!
发表于 2012-8-1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驰天涯 发表于 2012-8-11 09:39
谢兄弟寄语!

好游记,又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12-8-1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位大爷还没更新完,期待后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冀-瘸子 发表于 2012-8-17 09:49
驰天涯支持你!!!!!!!!!!!!!

多谢兄弟啦!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七老黑 发表于 2012-8-17 11:10
好游记,又长知识了。

摩旅好风景,随意记录...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魔男 发表于 2012-8-17 11:57
几位大爷还没更新完,期待后续。

谢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摩托吧|优势合作|合作伙伴|小黑屋|联系我们|手机版|www.moto8.com ( ICP: 苏ICP备05001903号 )

GMT+8, 2024-6-29 18: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